当前位置:
呼伦贝尔市事业单位法人“双随机、一公开”实地核查工作的调研报告
时 间: 2017-12-19        来 源: 呼伦贝尔市编办

“双随机、一公开”以科学高效的监管方式,为落实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战略部署提供了重要支撑。呼伦贝尔市编办在事业单位法人实地核查工作中,坚持高起点站位、高标准规划、高质量运行,统筹执法力量,创新监管方式全面推动公益事业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发展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一、把握主线,促工作规范开展

(一)健全制度,夯实核查基础科学制定《呼伦贝尔市事业单位法人公示信息抽查工作实施细则》呼伦贝尔市事业单位法人公示信息实地核查记录》,明确抽查工作的职责、比例、程序、时限等内容,确保核查工作全程留痕将法人登记事项和年度报告全部纳入“事业单位法人公示信息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实现抽查内容全覆盖。

(二)优化整合,强化监管力度优化市县两级登记管理机关执法队伍,尝试开展跨区域实地核查,重点对事业单位职履行情况、财务收支情况、人员编制情况等内容进行核查,现场填写《事业单位法人公示信息实地核查记录表》,当场公布核查结果,并经执法人员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签字、单位盖章确认后存档。

    (三)公开公正力促阳光执法。实地核查结束后,执法人员将查情况梳理汇总,20个工作日内将核查信息上传至事业单位网上登记管理系统,并通过“呼伦贝尔市机构编制网”及各旗市区机构编制网公开执法事项、程序和结果通报举办单位和相关部门,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二、分析研判,理工作成效问题

“双随机、一公开”事业单位法人公示信息查是一项新生事物,通过市两级登记管理机关的共同努力,取得了初步成效:一是通过实地核查,全面掌握了事业单位职履行情况、整体运行情况,真正将“放得开”和“管得住”无缝衔接,促进了事业单位监管质量稳步提升。二是通过实地核查,有效改变以往监手段单一、监管时间限、监内容贫乏的失衡管理,促进法人登记工作向登记与管理并重、事中事后多元化监管的模式转变,事业单位监管维度进一步拓展深化。通过查结果的公示与运用,增强了事业单位依法履职意识,压实了履职责任,促进了事业单位监管效用常态运行。“双随机、一公开”方式的运行,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人情监管和任性监管,规范执法行为,促进了事业单位监管工作公正透明。

成效取得的同时也发现了核查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受编制所限,市县两级执法人员配备普遍不足,基本上无法实现执法人员的随机抽取难以达到限制监管部门自由裁量权的目的实地核查工作涉及机构编制、财务管理、公共服务等专业知识,执法人员受自身因素影响削减“双随机”检查的规范性和公正性对抽查不合格或者不配合的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缺少强有力的制约手段和处罚措施,使检查的权威性大打折扣,未能真正发挥“双随机、一公开”的监管实效。四是社会信用体系的互联互通机制全覆盖,制约了整体监管合力效能的发挥,难以形成“一处违规,处处受限”的惩戒效应。五是核查结果未能在相关部门成为有效参考,影响了事业单位对登记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成为“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工作的瓶颈。

三、多点突破,推工作纵深发展

呼伦贝尔市编办开展抽查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为导向,积极探索持续推进事业单位法人公示信息抽查工作的现实路径。

(一)建立联合执法机制,加强监管力量建立跨层级、跨领域联合执法模式,是目前解决执法人员不足的首选方案。具体来说,跨层级就是将市县两级行政执法资格的人员全部纳入执法人员名录库,这样既解决了各旗市区执法人员不足的问题,也确保了抽执法人员的随机性跨领域就是将财政、审计、人社、机构编制等部门的执法人员全部纳入执法人员名录库,在开展实地核查工作时,各部门分工协作,分别针对各自不同的领域进行检查,有效避免各部门分头执法,重复检查现象的发生减轻事业单位负担,也有效增强了对事业单位的事中事后监管。

(二)强化执法人员培训,提升综合素养“双随机”检查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执法检查人员的素质和水平,因此要不断强化执法检查人员的培训,提升执法人员综合素养。可以采取专家授课、赴外学习、交流座谈、以老带新等方式,加强法律法规、业务能力等的培训,补齐相关知识匮乏的短板,以提高执法能力和检查的公信力。

(三)科学分析核查结果,扩大运用领域积极利用“互联网+机构编制”、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对事业单位法人公示信息抽查结果的统计整理、综合分析、科学研判,掌握事业单位公益服务领域的履职情况,提高发现问题和防范化解的能力。出现问题比较集中、风险系数较高的事业单位和所在领域,可适当提高抽查比例和频次,将有限的执法人员和抽查频次,真正运用到重点领域、风险单位,实现科学分析、精准抽查。

)加强系统内部衔接,提高监管效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在机构编制部门的实践,是事业单位登记管理与机构编制管理有机结合的关键点突破点。事业单位职能履行、人员结构、财务收支等内容的核查结果,可作为机构编制部门事项受理、动态管理、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调整的重要依据机构编制部门还可根据事业单位的发展变化,统筹谋划,通过盘活存量和内部挖潜等方式,做到有增有减,及时为事业单位发展提供机构编制保障。

)构建监督管理体系,加大惩戒力度一是制定科学合理的监管惩戒制度,细化对违规事业单位惩戒条款,加大惩处力度,形成有效震慑。二是拓宽信息公布渠道。通过社会参与度较高的信息平台,及时公开检查信息和抽查结果,将查处结果信息公开化、透明化,让整个监管过程接受社会监督。三是健全事业单位诚信档案、建立守信单位激励制度和失信单位警示惩戒制度以及异常名录制度。加大各类信用监管平台对事业单位失信行为的曝光力度,形成“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格局,达到“抽查一部分、警示一大片、规范全行业”的效果。

 

    (撰稿人:杨紫薇  宋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