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阿荣旗编办积极适应改革新常态,勇于探索,开拓创新,多措并举管好管住、用好用活机构编制,努力挖掘现有机构编制资源潜力,提高机构编制资源的最大使用效益,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一、控管结合,提高使用效益。机构编制管理既要控制总量,又要保证发展,我旗着力在管住、用活上下功夫。一是规范管理,确保管住管严。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严控机构编制精神,规范机构设置,严控编制管理,确保机构编制控制在2012年总量内。机构方面,事业单位任务增加的,严格依托现有事业单位或加挂牌子方式解决,确需设立机构的,均按照“撤一建一”或“撤多建一”原则,在现有机构限额内调剂解决,确保增减平衡,只减不增。编制方面,行政机关实行空编运行管理,旗直实施编制预留预审,乡镇按照空编率10%制定空编使用计划。原则上事业单位以系统为单位核定定量编制,所需编制全部内部调剂解决。在旗直部分中小学设置“控制使用编制”,由编委会根据实际情况,动态批准使用。二是深挖潜力,确保用好用活。通过调结构、保重点,充分发挥现有编制使用效益,保障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和重大民生问题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急需,坚持把有限的机构编制资源用好用活,做到“好钢用在刀刃上”。结合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我旗撤销了职能消亡等事业单位、收回编制全部用于乡镇综合行政执法局、乡镇扶贫工作机构。结合教育布局调整,撤销了学生数较少的大时尼奇小学等学校,收回编制成立了第五小学、阿伦小学,保证了旗直教学需要。
二、借助专项改革,优化资源配置。我旗抓住改革机遇,打破机构编制原有格局,重新配置资源,优化结构布局,实现了内部挖潜的最大效益。一是围绕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按照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最新要求重新调整事业单位结构布局。在农牧业领域,撤销了职能弱化事业单位1个;重新设置了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保障农区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组建了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综合使用农牧业领域检验检测资源。在水务领域,为加强水资源管理和水利工程管理与质量监督职能,设立了水资源管理站和水利工程管理与质量监督站。通过职责和任务匹配的方式,实现了编制资源的再分配和统筹使用。二是结合后勤服务市场化和社会化改革,冻结了机关工勤编制,人员只出不进,退一销一。事业单位除必要的政策性安置外,不再聘用工勤岗位。2017年根据全旗机关工勤实有人员减员等情况,核减了部分机关工勤编制。
三、探索政府购买服务,降低编制需求。探索引进社会力量,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满足公益需求,凡适合社会力量承担的不再新增机构编制,可以养事的,不再养人,进一步节约编制资源。对部分适宜面向社会提供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从严核定并压缩编制,同时对教育、卫生等系统事业单位逐步减少工勤岗位核定的比例,人员只出不进。在原有城镇环境卫生、社区服务、后勤保洁、乡镇劳动保障协理等领域购买服务基础上,2017年我旗以政府购买服务形式聘用了公安警务辅助人员和城镇环卫工人,即充实了工作力量,又节约了财政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