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152122460500911U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 2015 年度)
单 位 名 称 |
阿荣旗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阿荣旗植保植检站、阿荣旗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阿荣旗绿色食品发展中心、阿荣旗农业资源环境保护站) |
法定代表人 |
|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阿荣旗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阿荣旗植保植检站、阿荣旗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阿荣旗绿色食品发展中心、阿荣旗农业资源环境保护站)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推广种植业技术及植物检疫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绿色食品发展农业资源环境保护,促进农业发展。 种植业技术试验示范 推广体系管理 培训服务 植物检疫 行政区内农药监督 农作物病虫草鼠的调查和预测预报 全旗农畜产品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 生产过程 包装标识 市场准入环节的管理 建立全旗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 监测体系 认证体系 执法监管体系 应急和信息发布体系 全旗农业资源环境保护技术的推广与管理 农业外来生物入侵和农业环境污染突发事件应急管理 农业资源环境质量调查 |
|||
住 所 |
阿荣旗那吉镇中央街90号 |
|||
法定代表人 |
平翠枝 |
|||
开办资金 |
748.3(万元) |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阿荣旗农牧业局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680.3 |
748.3 |
|||
网上名称 |
阿荣旗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
26 |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 况 |
无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一、农业重点项目实施情况:(一)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举办培训班182期,直接培训农户1.8万人次,辐射带动农户13.5万人次。(二)国家粮油作物高产创建活动:共建设25个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三)玉米“双增二百”科技行动项目:落实面积40万亩(四)五大作物五项核心技术推广:在全旗10个乡镇开展了五大作物五项核心技术推广和试验示范。(五)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350万亩。(六)农业综合开发利用项目:落实高油大豆大垄高台栽培技术推广800亩。(七)春玉米大面积均衡增产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建设高标准示范田1000亩。(八)黑土地保护利用项目:全旗大面积推广黑土地保护利用并研究治理方案。 二、常规业务开展情况:(一)植保植检和农药管理工作:1、农药管理:开展农药市场检查5次,检查农药经营单位82个,抽查农药标签30个,发现不合格农药标签2个;2、植物检疫:开展了5次植物检疫执法检查,共检查种子品种68个,经营单位82家,签发产地检疫合格证10份;调运检疫玉米38个批次,共4万公斤。3、病虫鼠害测报及防治:发布长期预报1期,电话汇报10余次。4、绿色防控工作在全旗5个乡镇建立了5个玉米螟绿色防控示范区,绿色防控面积达5000亩。(二)土壤肥料工作:1、墒情及地温监测:共进行了17次调查测试,发布土壤墒情简报17期,地温测报自4月20日-5月20日每天一次。2、肥料市场监管工作:检查肥料生产企业1家和肥料销售企业26家,抽检肥料样品4个,共抽检6个批次。(三)绿色食品工作:1、无公害食品:复查换证5个。2、绿色食品:续展认证2个。(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及检测:制订了《关于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意见》及《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责任追究与管理考核办法》,并在全旗148个行政村设立了农畜产品协管员。(五)农村能源工作:1、沼气试验:落实沼气试验5处。(六)科技培训工作:举办技术培训班186期,直接培训农民1.8万人次,发放技术手册、明白纸、挂图3.6万份、录制电视讲座26讲、培训农民达13.5万人次。(七)农业资源环境保护工作:完成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采样500个,在2015年度工作中,完全按照等级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无违反《条例》和其他相关法律的行为。 三、存在问题:(一)有时在其他业务工作繁忙时“三情”监测有拖沓现象。(二)村级沼气网点管理不足。(三)在科学施肥、耕地质量保护工作存在不足。(四)环境资源保护工作中,对外来入侵生物调研力度不够。(五)灾情监测和防灾指导工作不够完善。 四、整改措施:(一)“三情”监测。 认真做好墒情、地温监测和病虫害预测预报,为指导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二)加强村级沼气网点管理,推广沼渣沼液综合利用技术,提高沼气后续服务水平,发挥沼气池效益,打造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基地2个。(三)着力抓好科学施肥、耕地质量保护提升。以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为契机,开展高效缓释肥集成示范、新型肥料试验示范、肥料工作,开展地力培肥、土壤改良、养分平衡和质量修复等技术指导服务,耕地质量提升效果监测工作,科学评价实施效果。要集约节约利用土肥水药资源,加快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开展化肥用量零增长行动,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等科学施肥技术,同时开展节水农业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试验示范,集中展示蓄水保墒、水肥耦合、测墒用水等关键措施。实施水肥一体化技术集成,做好旱作农业技术推广,开展农药用量零增长行动和农药减量控害和作物全程解决方案技术示范,并推广新型植保机械。(四)农业资源环保工作。继续抓实抓好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加大外来入侵生物防除调研力度,建立完善外来入侵物种信息数据库和监测预警体系。加强面源污染监管,积极开展残留地膜污染综合治理,加强农业野生植物调查与保护工作。(五)加强灾情监测和防灾指导。要开展农情信息、种植意向调查,开展土壤墒情监测,及时发布墒情和灾情信息,围绕关键环节、主要作物和重点区域,制定防灾减灾技术方案,提出防灾减灾措施,开展防灾减灾督导和技术指导,力争降低灾害损失。 五、下一步工作思路:(一)以项目实施为引领,全面开展农业技术推广。(二)做好作物生产技术推广,服务农业增产增效。(三)强化培训与宣传引导,提高科学种田水平。(四)认真做好业务工作,促进服务水平实效提高。一是做好“三情”监测。认真做好墒情、地温监测和病虫害预测预报,为指导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二是加强村级沼气网点管理。推广沼渣沼液综合利用技术,提高沼气后续服务水平,发挥沼气池效益,打造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基地2个;三是着力抓好科学施肥、耕地质量保护提升。开展耕地质量提升效果监测和化肥用量零增长行动,做好节水农业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试验示范,集中展示蓄水保墒、水肥耦合、测墒用水等关键措施技术示范;四是加强农业资源环保工作。加大外来入侵生物防除调研力度,建立完善外来入侵物种信息数据库和监测预警体系;加强面源污染监管,积极开展残留地膜污染综合治理,加强农业野生植物调查与保护工作;五是加强灾情监测和防灾指导。开展土壤墒情监测,及时发布墒情和灾情信息,提出防灾减灾措施,开展防灾减灾督导和技术指导,力争降低灾害损失;六是大力开展农产品安全保障行动。认真做好农药标签质量抽检、种子检疫、肥料质量抽查、放心农资下乡、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等工作,有效遏制各种制假售假坑农害农行为。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 效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况 |
无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情 况 |
无 |
|||
填表人: 王飞 联系电话:15147065067 报送日期:2016年03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