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2152106MB1D63160M-中共额尔古纳市委员会宣传部-额尔古纳市融媒体中心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152106MB1D63160M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2022  年度)

 

 

 

 

 

 

额尔古纳市融媒体中心

 

定代表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单位名称

额尔古纳市融媒体中心

宗旨和

业务范围

建设主流舆论阵地,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服务人民群众。 宣传报道 新闻采编制作传播 上三级广播电视节目转播 新媒体平台运转维护与保障 (相关社会服务)

    

额尔古纳市拉布大林街道办事处迎春街112号

法定代表人

秦绪伟

开办资金

785.95(万元)

经费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中共额尔古纳市委员会宣传部

资产

损益

情况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785.95

763.24

网上名称

额尔古纳市融媒体中心.公益一类

从业人数

70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2022 年对开办资金和法定代表人进行了变更登记。

一、加强融媒体中心建设,夯实媒体融合基础 坚持内强素质,不断展示融媒形象。在加快推进旗市融媒体建设实践过程中,市融媒体中心始终把加强和提升媒体融合后从业人员能力素质作为着力点,以建设学习型、专业型、技术型、全媒型人才队伍为重点,坚持开展人才培训,今年先后多次组织记者参加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内蒙古新闻工作者协会、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管理中心、呼伦贝尔市记协、呼伦贝尔市文化旅游广电局组织的线上新闻业务培训,培训人员100多人次,利用每周一次的新闻例会,组织采编播人员系统学习媒体融合发展、新闻写作、摄像技术、融合采编平台技术等业务知识,引领采编队伍顺应媒体融合大势,尽快实现素质结构转型优化,全面提升专业能力和业务水平。 二、创新内容形式,完善机制保障,新闻宣传浓墨重彩 市融媒体中心始终把新闻宣传工作作为主业和重中之重的工作全力以赴进行推进。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和上级的要求,确定各个时期的宣传重点和目标任务,不断创新形式,完善周一台务会、新闻选题报题会、工作任务目标化管理、采访管理、考勤管理、安全管理等各项规章制度,把新闻宣传做实、做细、做活,切实发挥出全市主流舆论阵地的职能作用。 一是紧扣中心,对内宣传工作有声有色。市融媒体中心始终以市委喉舌和主阵地的政治自觉,全力以赴做好对内宣传工作,努力开创媒体融合宣传新气象。今年以来,市融媒体中心围绕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疫情防控、喜迎党代会、加快城市建设、推进重点工程项目建设、 深化民族团结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活动开设了专栏、系列报道、连续报道等,系统、全面的报道相关信息、先进典型、部门动态,为全市中心工作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 目前共采制各类新闻 1056余条,《筑牢疫情防控防线 》专栏共播发121条相关新闻;《 抓落实 开新局》专栏播发45余条相关新闻;《 加快旅游高质量发展》专栏播发45条相关新闻;《全力推进重点项目重点工作》专栏播发60余条新闻;《青春新向党 建功新时代》专栏播出20余条相关新闻;《学习贯彻“两会”精神》专栏播出相关新闻30余条;《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非凡十年》专栏播出70余条相关新闻;《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截止目前播出相关新闻50余条。 二是突出特色,对外宣传工作提质增量。突出我市重点工程建设、民生保障、生态旅游、创建宜居环境等工作特色,积极向上级新闻单位投稿。根据融媒体新的工作实际和要求,鼓励记者打破常规,向上级广播电视及新媒体全方位投稿,努力实现传统媒体有新突破、新媒体有新气象的目标任务。尤其是为进一步扩大对外宣传的影响力,搭建更广泛的外宣发稿平台,市融媒体中心通过各种渠道与中新网、人民网、中广网、中国日报网、农民日报网、腾格里新闻等新媒体平台建立联系,针对不同媒体需求,采写不同形式和内容的新闻作品,及时将我市自然生态、民族文化、农牧业、节庆旅游、疫情防控以及为群众办实事等项工作取得的成绩在各级新媒体平台进行发布。 1至11月中旬上三级媒体共发稿1854条(不包括广播发稿),其中,中央级媒体633条(新媒体521条,传统媒体78条,新华社客户端媒体号43)自治区级媒体557条(新媒体500条,传统媒体57条)呼伦贝尔级媒体658条(新媒体415条,电视110条,报纸133条)。市融媒体中心报送的新媒体作品《迁徙候鸟在额尔古纳找到“家的感觉”》荣获“草原云 全区旗县级融媒体中心2022年上半年优秀作品”二等奖。 原创新媒体作品《 》《》《》分别在央广网、学习强国、中新网,点击量过百万人次。 三是多条腿走路。与基层通讯员,摄影爱好者形成合作共赢的良好机制,充分发挥基层通信员、摄影爱好者作用,通过不同方式对基层通讯员、摄影爱好者队伍进行培训,让他们成为市融媒体中心发现新闻线索的眼睛,成为突发新闻事件的联络员和第一手资料的提供者。将新闻触角延伸到全市每一个角落。 三、深化媒体融合,全媒体矩阵建设成效显著。 一是继续推进媒体深度融合。依托融媒体平台,积极探索采编播流程和组织结构的优化和重构,推进各媒体深度融合。探索推动新闻生产模式转型升级,通过搭建的中心中央厨房,努力形成对广播、电视、APP、微信公众号等实行全媒体调度,实现一次采集、多元生成、全媒体传播的生产新模式。打破广播电视、新媒体采编框架壁垒,将采编人员进行统一管理部署、统一策划主题、统一组织采访、统一发稿件、实现集约化、全媒体运作。 二是权威发布,打造全媒体信息平台。深入践行移动优先发展战略,大力树立用户思维,优化设置电视频道,明确移动端优先介入、优先发稿的绿色通道,全面推进资源要素优先向移动端倾斜,不断壮大以生命·额尔古纳微信公众号、草原云“额尔古纳”APP为主核,微博额尔古纳发布、生命·额尔古纳头条号、生命·额尔古纳抖音号、新华社生命·额尔古纳客户端等为羽翼的融媒体矩阵。着力打造全媒体、全方位、全视角信息资讯发布平台,生命·额尔古纳微信公众号、额尔古纳微博发布、额尔古纳APP等官方平台已成为群众了解政策、掌握信息、办事咨询的主渠道,各媒体平台紧紧围绕市委、政府中心工作,积极开设专栏、制作图文并茂的资讯,及时转载中央、省级、市级媒体重点报道等,做到了中心工作天天有,重点工作日日发,形成良好的宣传氛围。截止目前,生命·额尔古纳微信公众号发布信息2800条,微博额尔古纳发布发布信息1800条,草原云“额尔古纳”APP发布信息2300条。 三是积极构建新闻+政务+服务信息综合体。“额尔古纳”APP积极探索合党政的部门信息资源,主动融入政务服务工作,聚合了政府网、纪检监察、法院、检察院、教育局等多家重点网站,为群众提供网络问政一站式服务,努力做到网络传递民声、网络汇聚民智、网络化解民怨、网络促进和谐,与此同时,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政务服务中心、党群服务中心与融媒体中心贯通,在“额尔古纳”app政务模块开通了“我帮你”实践活动业务,指定专人受理市民需求,转职能单位答复后回复,坚持做到“有问必答,有诉必理,有理必查,有查必果”。“四个中心”贯通以来,市融媒体中心累计答复群众咨询和解决群众困难51件,办结44件。 顺应群众多样化信息需求,开展便民、惠民、利民服务。突出本地特色和本地服务在“额尔古纳”APP,重点打造时政要闻、基层动态、观看直播、文化旅游、北疆音画、非遗典范等栏目,接入了党建服务、公共服务、生活服务、咨询服务等应用性服务,设置查天气、查法规、查交通、政府网、图文十五分等功能,为群众提供全方位新闻咨询、生活信息服务。开展多种云业务,培养额尔古纳网红,打通电商渠道,助力产业振兴。与市就业服务中心联合开展创业就业以及各类技能“云培训”直播,累计培训群众6.5万人次。 四、安全播出工作实现高质量保障 市融媒体中心始终把防范安播事故作为重中之重,加强日常监督,狠抓制度落实,严格专项整治和防控和防范工作,健全和完善广播电视安全播出长效机制,以严之又严、细之又细、实之又实的工作标准,实现了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无事故。一是广播电视信号安全播出。1-10月安全播出自办频道的电视节目共计4200小时,安全播出自办广播节目3900小时,安全发射中央自治区市有关电视信号43200小时,安全发射中央自治区市有关广播电视信号25920小时。二是重要时期保障安全播出。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广电局安全播出的部署要求,组织技术人员认真排查系统隐患,建立问题清单,主动出击,对症下药,逐一解决。并同步完善安播技术台账。大庆期间,加强机房安全管理,加大机房巡查力度。重要岗位、重点时段安排双岗双值,严防死守,确保安全播出。严格执行零报告制度,设立24小时安全播出岗位,每天坚持零报告制度,确保信息通畅,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此情况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无此情况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无此情况


填表人: 张可鑫  联系电话:18647079949  报送日期:2023年02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