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详细了解扎兰屯市中蒙医院机构运行、职能发挥、经费收支及人力资源配置等情况,10月18日,市编办由副主任带队一行3人,到扎兰屯市中蒙医院进行机构编制情况专项调研,听取了该院关于人员编制、招聘人员情况及编制床位数、实际开放床位数、专业技术人员结构、年业务量等情况的汇报,并选取部分科室进行实地查看,形成如下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一)医院概况
扎兰屯市中蒙医院的前身是“扎兰屯市中医院”,于1984年3月改为“扎兰屯市中蒙医院”,1996年晋升为国家二级甲等医院,2011年晋升为内蒙古自治区三级乙等中医蒙医综合医院,2015年晋升为国家级三级乙等中医医院,并成为内蒙古自治区首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业协同基地。
医院占地面积1.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总资产 1.5亿元,开设床位500张,设有29个临床科室,17个医技科室,有层流手术室9间。2015年门诊量31万次,急诊1.5万人次,门诊人均费用243元,平均住院费用5075元, 出院人数1.5万人,病床使用率89.6%。2016年上半年门诊量19万人次,急诊1.1万人次,门诊人均费用219元,平均住院费用5301元,病床使用率106.9%。
医院拥有西门子1.5T双引擎超导型磁共振、飞利浦64排螺旋CT、西门子16排螺旋CT、飞利浦FD20介入X线成像系统、飞利浦数字胃肠、美国GEL-7彩超、日立阿洛卡全数字化彩超、麦迪逊四维彩超、日立便携式彩超,奥林巴斯电子胃镜、电子肠镜,史塞克腹腔镜,奥林巴斯胆道镜,德国目乐神经外科手术显微镜,德国狼牌肾镜,狼牌输尿管镜,日本尼普洛血液透析机、德国贝朗血液透析滤过机,奥林帕斯AU-400、贝克曼5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诸多先进设备。
医院充分发挥中蒙医药优势,突出中蒙医特色,提高临床疗效,脑病科、肝病科、肾病科、肛肠科、蒙医胃病、骨伤科为呼伦贝尔市中蒙医重点专科,普外科、儿科、妇产科、超声科为呼伦贝尔市临床重点学科,脑病科是国家农村牧区医疗机构蒙医中医特色优势重点专科项目建设单位。该院积极开展中药内服(汤剂、丸剂、冲剂、膏方)、外敷、针灸、局部用药、拔罐、熏洗等中医特色疗法治疗常见病、多发病及部分疑难病,发挥中蒙医优势。
(二)在编人员及人员配置情况
现有编制410名,在编人员305名,空编105名。
1、学历方面:研究生学历6人,大学本科学历116人,大学专科学历117人,中专及以下学历66人。
2、年龄结构:35岁以下26人,36—45岁95人,46—55岁169人,55岁以上15人。
(三 )外聘人员情况
外聘人员475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403人、行政后勤人员72人。
1、学历方面:硕士研究生17人,大学本科学历126人,大学专科学历223人,中专及以下学历109人。
2、岗位配置情况:医疗人员157人,护理人员246人,行政后勤人员72人。
3、人员工资支出情况 :按2015年计算,招聘人员总支出1732万元,其中,人员工资支出982.5万元(不含绩效工资)、招聘人员社会保险单位承担部分749.5万元(养老405万元,医疗293万元,工伤11.3万元,生育11.3万元,失业28.9万元)。
(1)医学硕士研究生工资:一部分参照在编人员待遇开档案工资的100%,另一部分是档案工资的60%开资+绩效工资部分。
(2)医学本科生工资:未取得执业资格的参照在编人员待遇的50%发放工资并进行轮科工作;取得执业资格证的医师参照在编人员待遇60%发放工资;取得执业资格证定科后能独立上岗的参照在编人员待遇60%发放工资+绩效工资部分。
(3)医学专科生工资:未取得执业资格的参照在编人员待遇的50%发放工资,取得执业资格的按在编人员待遇的60%发放工资+绩效工资部分。
(4)护理人员工资:初始中专学历取得护士资格月基础工资1350元;初始大专学历取得护士资格月基础工资1400元;初始本科学历取得护士资格月基础1450元,同时每工作满1周年发护龄津贴10元/月,满两年递加为20元/月,依次逐年递加发放护龄津贴;护士专业职称每提高一档月增加50元,护理人员参加本科室绩效工资分配。
(5)医技人员、行政人员工资:按社平工资发放月基础工资1300元,另行参加本科室浮动工资分配。
(四)人员结构情况
现有人员740人(在编在岗265人、外聘475人),行政后勤人员139人,卫生技术人员601人,其中:护理人员295人、医疗人员306人(医师188人,医技人员118人)。行政后勤人员占总人数的19%,卫生技术人员占总人数的81%,其中,护理人员占总人数的40%、医疗人员占总人数的41%。
二、创新工作
(一)注重临床,获得良好治疗效果
扎兰屯市中蒙医院胸、腹腔镜联合治疗食管癌在我市处于领先地位,该治疗具有手术者耐受度高、术后康复快、住院时间少、医疗费用少等优势。2013年9月,《胸、腹腔镜联合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研究》荣获呼伦贝尔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2014年2月,荣获2012年度内蒙古自治区医学会科学技术三等奖。2014年,该院同时开展了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直视下观察整个胆囊情况,大大提升了结石的净取率,获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和社会效益。
(二)注重传承,挖掘整理民间疗法
2014年7月,扎兰屯市中蒙医院积极申报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巴尔虎民间疗法的挖掘整理研究,并获得批准。巴尔虎民间疗法以在民间、零散的、耳传口授、祖传等形式留传至今,目前,按照严格规定的步骤、顺序、要求进行操作者所剩无几。通过此次挖掘整理,对巴尔虎民间传统疗法进行理论化、操作规程规范化、系统化研究,填补了巴尔虎民间传统疗法学的研究空白,为巴尔虎民间传统疗法的继承奠定了基础。
(三)注重科研,建立特色优势体系
扎兰屯市中蒙医院在西医临床医学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下,以中蒙医药科研为支撑建立发挥中蒙医药特色优势体系。2015年1月,该院骨伤科、儿科、超声医学科、普外科、妇科被评为呼伦贝尔市重点专科;2015年3月,该院脑病科被列入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农村牧区医疗机构蒙医中医特色优势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并按要求完成建设项目任务;2016年1月肾病科、肝病科、肛肠科被列入内蒙古自治区中医特色优势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四)注重共享,建立分级诊疗机制
为了进一步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和整体效益,扎兰屯市中蒙医院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将优质医疗资源有序有效下沉。2015年5月,蘑菇气分院开诊试运行,分院开诊以来该院长期派驻专家和高年资医护人员按期出诊,全程参与分院的临床工作,蘑菇气中心卫生院的基础建设、就医环境、业务量、业务水平、患者满意度等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和提升。
(五)注重协作,建立托管诊疗机制
为了快速提升基层医院服务水平,有效缓解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今年9月,扎兰屯市中蒙医院全面托管蘑菇气中心卫生院,通过输入先进理念,完善制度体系,强化医疗管理,规范服务流程,定期派驻专家到卫生院坐诊、讲座,安排卫生院人员到中蒙医院轮岗轮训等方式,充分发挥中蒙医院三级医院综合优势,迅速提高中心卫生院的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满足当地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使高质量的优质医疗资源惠及广大人民群众,让蘑菇气镇及比邻乡镇百姓“足不出镇”就能享受到与市区居民同样的医疗服务。
三、存在的问题
(一)在编在岗人员较少
扎兰屯市中蒙医院核定编制410名,实有在编人员305人,空编105名,在编在岗265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98人、行政后勤人员67人,在编在岗人员仅占核定编制数的65%。调研了解到,自2008年以来,该院流失硕士研究生及以下学历专业技术人员58人,在编人员不足成为目前医院人才流失的原因之一。
(二)在编专业技术人员较少
扎兰屯市中蒙医院在编在岗265人,其中,行政后勤人员
67人、卫生技术人员198 人,卫生技术人员数占在编在岗人员数的74%,参照《自治区编办、卫计委和财政厅关于引发<内蒙古自治区公立医院机构编制标准指导意见>的通知》(内机编办发[2015]163号)文件规定,综合医院、蒙中医院、专科医院的专业技术人员编制不低于编制总数的85%,扎兰屯市中蒙医院在编专业技术人员配备比例偏少。
(三)外聘人员学历较低
扎兰屯市中蒙医院外聘人员475人(专业技术人员403人、行政后勤人员72人),硕士研究生17人,大学本科学历126人,大学专科学历223人,中专及以下学历109人。大学专科学历人数占外聘总人数的47%,中专及以下学历人数占外聘总人数的23%,外聘中专及以下学历比例已经超过了行政后勤人员比例。
四、意见建议
(一)重新核定编制
为了有效推动中医蒙医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切实解决编制不足的问题,建议根据《内蒙古自治区公立医院机构编制标准指导意见》,对扎兰屯市中蒙医院编制进行重新核定,新增加编制按照编制+员额管理。新增员额数的使用计划应根据医院岗位需求,由编制部门会同卫生局提出意见,并纳入相关部门统一组织的公开招聘计划。新增的员额数主要用于解决专业技术人员的引进,鼓励通过考试方式接收符合要求的相关专业技术人员。
(二)开辟人才引进绿色通道
为了进一步做好高层次人才引进服务工作,创造良好的人才服务环境,针对卫生专业人才成长周期长的特点,开辟扎兰屯市卫生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将扎兰屯市中蒙医院2004年以来未能办理入编手续的11名大学生2名硕士研究生(人事财政手续均已办理)实行编制备案制管理;将具有学历学位的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硕士研究生、学科带头人、中级以上职称本科生通过“绿色通道”入编。
(三)进行政府购买服务
按照中央改进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方式、加大购买服务力度的有关要求,逐步压缩中蒙医院非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保卫科、总务处、收款处等行政后勤岗位,采取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方式,纳入市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指导目录,所需资金按规定予以保障,不再使用医院编制。(张永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