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编制资源是重要政治资源、执政资源,机构编制工作在加强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建设、深化机构改革、优化党的执政资源配置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近年来,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委编办肩负管理配置党执政资源的重要职责,奋力践行“国之大者”,以胸怀天下的政治站位、人民至上的发展格局、守正创新的工作理念、自信自强的自我要求不断促改革求发展、真探索问进步,通过一系列敢于担当、真抓实干的举措,系统有效的推动了内蒙古自治区“五大任务”的落实和边疆民族地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
一、坚持大局思维,切实肩负起为党管编的政治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心怀‘国之大者’,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敢于担当、善于作为,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好。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委编办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提高“政治三力”,以坚定的政治站位、精准的工作定位、快速的行动自觉促进机构工作落实落细。一是忠诚担当,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从中领悟机构编制工作的发展主旨和要义,切实将党的领导贯穿于机构编制工作全过程、各方面。认真落实《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条例》,始终坚持党管机构编制原则,更加主动地在党管干部、党管组织、党管机构编制的大系统中谋划和推动工作,把归口管理的体制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工作优势,转化为自身建设的高标准严要求,使机构编制工作始终党的利益、人民的立场同心同向、同频共振。二是立场坚定,不断提高政治领悟力。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立足大局大势,明确职责定位。修订完善《海拉尔区委编委工作规则》《海拉尔区委编办工作细则》,2020年至今,提请召开编委会议14次、审议研究议题83项;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决定事项212项。按照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事项动议与论证相关要求,年内按程序审议完成机构编制动议事项35个,有效提高了机构编制论证事宜的科学性。作为海拉尔区委机构编制委员会、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民族团结、社会治理等成员单位,切实履行职责,提供机构编制保障。二是令出惟行,不断提高政治执行力。创建“1330”工作理念,做到上级党委政府重要工作部署1日内研究落实措施,3日内反馈进展情况;重大复杂性问题30日内拿出解决方案,切实做到了机构编制事项件件有回应、事事有着落。连续三年展开机构编制大调研活动,领导班子成员、各股室围绕基层治理、城市社区发展、文旅产业提标提速等问题开展专题调研共17个,为事业发展提供了科学有效的机构编制建议。
二、坚持人民至上,切实落实好五大任务的政治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党员干部必须心怀“国之大者”,践行人民至上理念,始终坚持心中有党、心中有民。海拉尔区委编办坚持践行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在设立机构、核定编制、调整职能上下足功夫,充分保障内蒙古自治区“五大任务”在海拉尔区落地落实。一是聚焦中心工作优化资源配置。2022年,重新组建商务和口岸局、工信和科技局等5个工作部门,有效保障了商务、口岸、科技等职能部门作用的发挥。紧盯现代化建设重点任务,将海拉尔区发改委内设机构“区域协调发展和投资促进办公室”更名为“区域协调发展办公室”,在区商务和口岸局增设“投资合作协调办公室”,负责全区招商引资工作,实现招商引资机构的全新调整;并新成立事业单位投资促进中心和冰雪产业研究院,为“稳外贸、稳外资、扩消费、强招商、促开放”行稳致远打下良好基础。二是聚焦民生领域优化资源配置。近年来,共向上级申请273个事业编制用于事业发展编制需要。建立人才编制“周转池”,制定《海拉尔区事业单位人才专项编制“周转池”暂行管理办法》,着力保障服务重点领域、民生短板和基层一线,近两年,海拉尔区先后引进高层次人才359名、基础教育人才22名,“厚积”的人才优势为中心城区高质量发展增添了“薄发”的动力。三是聚焦治理效能优化资源配置。构建简约高效的基层管理体制, 制定《海拉尔区苏木乡镇(街道)职责事项指导目录》,为构建职责清晰、权责一致的基层管理新格局打下基础。结合海拉尔区镇、街道报送的近三年机构编制年度报告,摸清镇、街道日常工作量和用人需求,综合考虑人口总量、区域面积、承担重点工作任务等因素,为海拉尔区2个镇、7个街道的事业单位增加30多名编制,用于引进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确保编制资源配备符合基层治理实际需求。
三、坚持守正创新,切实落实好基层治理的政治目标。守正创新思想是新时代推进基层治理工作创新发展的认识基点和实践前提。十九大以来,围绕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工作部署,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委编办认真落实各项改革任务,在体制层面建立起了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升人民福祉的基础性架构。 一是以精编强基为基调推动党政机构和事业单位改革。党政机构改革中,科学设定党政机构35个,系统推动机构设置更加科学、职能配置更加优化、体制机制更加完善、运行管理上更加高效。深化事业单位改革试点工作中,强化对事业机构编制资源进行系统性重构、整体性重塑,解决了事业单位机构编制“低小散”以及定位不清、职能不清、效率不高等问题,真正实现了涉改单位从“改头换面”到“脱胎换骨”的根本转变,为现代化建设赋能加力。二是以审批服务执法力量下沉为内容推动镇(街道)改革。科学设置镇(街道)党政机构和事业单位,根据经济基础、资源禀赋、地理区位、历史沿革等因素,重新进行定位和调整基层工作重心及方式。同时,按照重心下移、依法下放、权责一致的原则,根据乡镇(街道)的实际需求和承接能力,有差别地向乡镇(街道)下放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并编印乡镇(街道)公共服务事项目录,明确行政许可、行政确认、行政给付、行政处罚等公共服务事项。三是以协同高效为格局推动综合执法改革。整合乡镇(街道)现有集镇管理、安全生产等方面的执法力量和资源,组建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局,统一名称和挂牌标识,实行“一支队伍管执法”。同时整合优化部门内部执法监管职能,规范市场监管、应急管理、卫生健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城市管理等部门综合行政执法,一个专业领域只保留一个执法队伍,集中行使有关方面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行政处罚权,有效集聚了行政资源,提高了执法效率。
四、坚持自信自立,切实强化起擎旗奋进的政治旋律。机构编制工作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与道路制度、安全稳定、民生福祉等“国之大者”息息相关,影响面广,必须时刻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海拉尔区委编办不断注重党建引领,拓展自身建设,自信自立时刻肩负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责任担当。一是聚焦固本强基,确保组织过硬。创建“精编强基、擎旗奋进”党建品牌,大力推进机关党建与机构编制业务深度融合,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职责,坚持支部书记亲自抓,副书记具体抓,支部委员会具体落实的机关党建责任体系,建立“每年一计划、半年一自查、每季一复盘、每月一会商”的“四个一”工作机制。建立完善党建工作“一表两清单”工作法,制定“党费缴纳日”制度,推进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二是聚焦服务发展,确保业务过硬。建立健全“室务会-党支部-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党员干部”四学联动机制,制定执行年轻干部“轮岗”制度、业务骨干“上讲台”制度、落实“党员+重点工作”培养模式、“业务+调研”工作模式,全力打造勤学、善思、能说、会写的机构编制干部队伍。制定《海拉尔区委编办调查研究工作方案》,围绕机构编制工作的重点、难点和薄弱环节确定调研课题,推动工作。三是聚焦创新发展,确保不破不立。出台《海拉尔区公办幼儿园控制数人员管理办法》及配套措施,设立公办幼儿园控制数管理模式,成功破解公办幼儿园编制瓶颈,为公办幼儿园控制数管理工作提供了经验和借鉴。制定《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党政群机关和事业单位印章管理办法》,加强和规范了海拉尔区党政群机关和事业单位印章管理工作,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印章管理政策不匹配、监管不到位等问题。
审核人:卜海涛 撰稿人:吴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