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巴尔虎旗委编办以健全完善体制机制为抓手,深化职能协同,从“管理为主”转向“服务赋能”,推动构建优化协同高效的机构职能体系。
一是理顺林草执法体制机制,为生态安全屏障保驾护航。在不突破行政执法队伍总量基础上,进一步理顺林草执法体制机制,探索“执法+辅助+县乡联动”模式,有效加强工作力量。旗直层面,在旗农牧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内设林草执法中队,统筹调剂执法编制资源,同时保留旗林业和草原保护与发展中心的执法辅助职能和部分人员力量。苏木镇层面,明确苏木镇综合行政执法队承担的林草领域行政执法职能的同时,为各苏木镇农牧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加挂林草工作站牌子,增加配合苏木镇综合行政执法队开展林草领域行政执法辅助性工作职能,实行岗位管理,定人定岗定责。
二是理顺劳动监察体制机制,为北疆安全稳定屏障持续“加码”。通过完善机构设置、强化编制人员配备、健全联合处理机制的方式,进一步提升劳动保障监察工作质效。在旗人社局单设劳动保障监察股承担行政执法职责,鼓励在编在岗公务员考取执法资格证,满足执法工作需求。设立旗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加挂“旗劳动者维权服务中心”牌子,开展劳动仲裁、维权服务和辅助执法工作,强化内部调剂、外部增补,确保执法力量充足。建立“劳动保障监察+劳动仲裁”联动工作机制,激活职能优势,针对维权问题进行综合研判,灵活采取监察执法和调解仲裁手段,快速高效办理劳动者维权事项。
三是优化商务工作体制机制,为发展动能筑基培元。通过优机构、强配置、重统筹的方式,完善商务工作体制机制,助推第三产业监测入统。优化调整旗外事办内设股室,为“商务股”加挂“市场体系建设运行股”牌子,同步调整旗外事办及所属事业单位职能,增加推动第三产业监测入统相关表述。加强人员编制和干部配备,为旗外事办调剂行政副科级领导职数专司商务工作,同时采取行政不足事业补的人员配备模式,确保第三产业监测入统人员编制数量达到建议标准。通过统筹各方力量,压实各方责任,明晰责任分工,助推第三产业监测入统,持续优化了商务工作体制机制,为旗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机构编制保障。
审核人:吴世晶 撰稿人:娜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