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编制是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的核心支撑,直接关系“幼有优育”目标落地成效。海拉尔区委编办聚焦师资队伍建设与服务功能升级关键环节,通过“双轨核编补力量、试点扩能提质效、调研筑基明方向”三举措,激活编制资源活力,为公办幼儿园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一是双轨核定定总量,补充力量强根基。区委编办立足区域学前教育发展实际,采用“事业编制+控制数”双轨并行方式科学核定人员总量。以事业编制为核心保障,优先满足园所核心保教岗位刚需,筑牢师资稳定根基;发挥控制数灵活补充优势,针对部分园所师资缺口、岗位空缺等情况,精准填补事业编制供给不足。两类人员统一纳入日常管理、专业培训和考核评价体系,实现待遇保障、发展机会均等化,既守住编制管理底线,又为园所发展预留充足人力空间。
  二是试点先行破瓶颈,扩能提质强效能。立足地区托育服务需求增长实际,秉持“试点先行、以点带面”原则,推动公办幼儿园功能升级。选取海拉尔区幼儿园、海拉尔区河东幼儿园作为试点,在配套完善托育设施设备,优化园所空间布局,组建专业托育师资队伍的基础上,优化职责职能,将编制资源与托育服务需求精准匹配,既盘活现有编制效能,又有效拓展公办教育服务边界,为区域托育服务体系建设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路径。
  三是专项区委调研摸实情,筑牢发展强支撑。为精准把握编制管理短板,编办联合区教育局开展专项调研,深入辖区各公办幼儿园,通过实地察看、座谈交流、数据核查等形式,全面摸清编制核定、使用现状、师资结构、岗位需求等核心信息,梳理堵点难点及基层诉求。广泛收集编制配置、人员管理、资源优化等意见建议,形成详实调研成果报告,为下一步细化管理政策、完善资源配置机制、优化师资结构提供精准数据支撑和实践依据,推动编制管理工作更科学规范、贴合实际。
  审核人:卜海涛                                        撰稿人: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