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发挥信用建设在创新机构编制管理、提升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中的基础性作用,海拉尔区委编办立足机构编制职能定位,以事业单位登记管理为核心,将信用建设贯穿机构编制管理全流程,为区域社会治理注入诚信动能。
一是建强数据共享机制,筑牢信用制度根基。将信用体系建设作为提升机构编制科学化、规范化、法治化水平的重要举措,构建覆盖业务全流程的信用制度框架,为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应用提供制度支撑。严格遵循《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赋码规范,严把事业单位设立、变更、注销全流程审核关,对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法定代表人等核心信息开展“全量体检”,通过“人工比对+系统校验”双轨机制,确保信用基础数据完整准确,从源头夯实信用建设工作基础。
二是创新信用监管模式,打造治理融合新格局。深度整合机关赋码与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平台资源,以制度创新提升监管效能。建立“事前承诺、事中监管、事后追溯”的动态审核评价全链条监管模式,将信用管理与年度报告审核、“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深度融合,把监管核查结果与机构编制业务直接挂钩,形成“监管-反馈-应用”的闭环管理体系,有效推动事业单位信用管理水平整体跃升,构建“信用+机构编制治理”的全新工作格局。
三是深化宣传教育引导,营造知信守信好氛围。将诚信教育纳入年度工作重点,聚焦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等“关键少数”,通过业务培训交流、门户网站宣传、实地走访宣讲等多元形式,系统解读《社会信用条例》等法规政策,强化机关事业单位对信用建设重要性的认识。逐步引导各单位将守信践诺融入日常管理和履职服务,以精准高效的服务推动诚信理念落地生根,共同维护风清气正的机构编制工作环境。
审核人:卜海涛 撰稿人:邓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