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市机构编制部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立足机构编制工作实际,主动谋划、精准施策,以优化机构编制资源配置为抓手,将用好用活人才专项编制转化为服务发展大局的有力举措,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编制支撑和人才保障。
聚焦用编需求,服务发展大局。市委编办紧密对接全市重大发展战略和重点产业需求,充分发挥机构编制资源在人才工作中的基础保障作用,把握人才驱动赋能新质生产力的目标路径,深挖编制潜能、释放编制效能,以“专编专用、动态管理、循环使用”为原则,在市旗两级设置人才编制周转池,为重点领域、民生事业配强专有人才力量,建立编制资源向高层次人才、急需紧缺人才倾斜的动态调整机制,以预借的方式靶向投放至市本级及14个旗市区多家部门单位280余名人才专项编制,精准服务全市生态环境保护、高考综合改革、医疗事业发展等40余个重点领域用编需求。
创新管理方式,激发人才活力。为进一步优化编制资源配置,简化办事流程,市委编办与教育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落实<内蒙古自治区中小学校机构编制管理办法>的指导意见》,明确将中小学校教职工专项编制总量内调剂权限下放至教育主管部门,赋予用人单位更大自主权,切实推动解决“师多生少”、结构性缺编等突出性问题,不断优化教育机构编制资源配置,有效促进中小学校机构编制管理科学化、规范化。
强化协同联动,凝聚工作合力。呼伦贝尔市各级机构编制部门充分履行党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的职责,不断强化与组织、人社、财政等部门的沟通协调,联合研究制定了一系列聚才留才的制度政策。如:阿荣旗出台了《阿荣旗“拴心留才”政策10条》,并配套推出《阿荣旗委编办“拴心留才”政策服务指南》;莫旗出台了《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关心关爱人才措施》等。同时,探索建立常态化信息共享和反馈机制,在制定人才引进计划、拟订人才政策、解决人才工作实际问题时,主动靠前服务人事主管部门,提供精准的机构编制政策支持和保障建议,促进部门间协同高效配合,共同提升服务人才工作的凝聚力和精准度。
锚定特色产业,赋能人才发展。为擦亮呼伦贝尔市曲棍球特色体育品牌,市旗两级机构编制部门在加大编制资源保障力度、加强后备人才建设方面持续用力。市委编办制定出台《推动落实呼伦贝尔市曲棍球事业发展的工作措施》,不断加大在曲棍球人才培养、机构编制保障方面的支持力度,切实提升曲棍球人才“引育留用”新成效,全市共批复事业编制使用计划20余名,用于引进曲棍球人才。同时,积极推动旗市区集中报送编制使用计划时,统筹考虑适量岗位用于吸收引进曲棍球人才,以扎实的履职成效助力曲棍球事业高质量发展。
撰稿:赵晓琳
编辑:杨薇
初审:海力亚苏
复审:李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