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意识水平的提高,乡镇幼儿教育越来越受到国家、地方和群众的重视,各方面的投入力度也在不断加大,乡镇幼儿教育得到了长足发展。目前,就阿荣旗而言,公办幼儿园已经实现了乡镇全覆盖,硬件建设成就突出,但相关的软件配备和体制机制建设却相对滞后,影响幼儿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基本情况
(一)幼儿园建设情况
2010年以前,阿荣旗只有旗级设立了一所公办幼儿园,乡镇没有公办幼儿园,学前教育工作的开展仅限于在小学开设的学前班(一年制教育)。2010年以后,随着《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41号)的出台及各级政府对幼儿教育投入力度的加大,同时,为防止和纠正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全旗撤销了各小学设立的学前班,成立了乡镇小学附属幼儿园。截至目前,全旗除城关镇以外的11个乡镇,共设立了乡镇小学附属幼儿园18个,实现了乡镇全覆盖。18个乡镇公办幼儿园均为独立园舍,其中为楼房的幼儿园有13个。
(二)教职工情况
乡镇幼儿教师共有165名,其中在编教师72名(均为各乡镇小学在编教师),占43.6%;临时聘用教师93名,占56.4%。
(三)幼儿情况
乡镇3-6周岁幼儿总数为6101名(不含城关镇),公办幼儿园的建设规模可容纳的幼儿总数为3076名,可接收50.4%的幼儿入园。但实际上,现有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仅1562名,只占幼儿总数的25. 6%。
幼儿流失情况为:一是部分选择入乡镇个体幼儿园,大约1601名幼儿,占总数的26.2%;二是大部分选择入旗级幼儿园。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编制上的紧缺与幼儿园的发展需求相矛盾。乡镇幼儿教师有一半以上是临时聘用人员。由于没有幼儿教育专项编制,在目前“控编减编”的大背景下,我旗没有富余编制解决幼儿园教师用编问题,这也导致各乡镇幼儿园不能以独立的事业单位存在,在教师配备上也不能走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途径聘用专业教师。按照《教育部关于印发〈幼儿园教职工配备标准(暂行)〉的通知》(教师[2013]1号)规定的教职工与幼儿比1:7的标准测算,我旗乡镇幼儿园目前应配备幼儿教师223名,但实际上仅有165名,缺口58名。
2、现有幼儿教师整体素质不高。一是在编幼儿教师年龄结构偏大。乡镇幼儿园共配备在编教师57名(带班教师),其中45岁以上的占到了86%,35岁以下的仅占3.5%,年龄结构偏大,影响幼儿教育质量的提高。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各乡镇小学大都是从先保证自身小学一线教学的基础上考虑,把年龄偏大、身体欠佳等部分不适合在一线教学的教师安排到了幼儿园工作。二是专业幼儿教师短缺。目前,我旗乡镇幼儿教师是在抽调所在小学教师的基础上,临时聘用工作人员补充,而由于乡镇幼儿园是属于各小学附属幼儿园,限于各学校财力压力,在临时聘用幼儿教师上没有吸引力,流动性大、不稳定,而且无论是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难以得到满足,大部分聘用的是初、高中毕业生,幼师专业教师只占临时聘用教师(带班)的28.2%。
3、幼儿园不能“满额”运转。各乡镇公办幼儿园都不同程度存在“招不满”幼儿现象,比如复兴小学幼儿园,其建设规模可容纳幼儿170名,但实际入园幼儿仅100名。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一是幼儿园的开园时间缺乏灵活性。由于乡镇生活的特殊性,特别是在春播、秋收等农忙季节,大部分家长的作息时间不能按公办幼儿园的开园时间来接送孩子,而公办幼儿园的开园时间又是硬性的规定,这给许多家长带来了不便,不得不放弃公办幼儿园而选择个体幼儿园。二是部分家长幼儿教育观念陈旧,存在偏差。部分家长对科学的幼儿教育理念认识不足,错误地把孩子会认多少字、会数多少数、会做多少加减法题作为标准来评价孩子的聪明程度和发展,忽视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从而不愿选择公办幼儿园这种以游戏、引导、开发为主的幼儿教育方式。三是部分家长选择幼儿教育质量更好的旗级幼儿园。由于乡镇幼儿园教师队伍不稳定、专业不对口、年龄相对老化等原因,有条件的家长会选择把孩子送到旗级幼儿园,这在造成乡镇幼儿流失的同时,也更加重了旗级幼儿园的“入园难”问题。
三、建议
1、政府购买服务,解决编制不足问题。
加大财政投入力度,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解决专业幼儿教师不足的问题,重点将一定比例(每班1名,每园3-5名)的骨干幼儿教师岗位工资和社会保障纳入财政预算,增强幼儿园聘用教师吸引力。可先将专业对口并胜任幼教工作的临时聘用人员纳入政府购买服务范围,再逐步推开,以促进幼儿教师队伍的稳定性和整体素质的提高。
2、加强制度建设,推进幼儿教师队伍管理走向规范化、科学化。
教育、人社、财政等相关部门要通力协作,探索适合本地区幼儿教育发展的制度体系建设,解决好幼儿教师配备、待遇、素质、监管、考核、职称评定等方面的问题,为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热爱儿童、业务精良、结构合理的幼儿教师队伍创造条件。教育主管部门要提高对幼儿教育质量的重视程度,从幼儿教育的需求出发,在乡镇小学选配幼儿教师时,明确选配一定比例的年轻的热爱幼教事业的教师,并将其规定纳入学校考核责任目标。
3、加大师资培训力度,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教育主管部门应逐步建立健全幼儿教师培训体系,将幼儿教师培训纳入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划,拓宽幼儿教师培训渠道,建立培训基地。特别是当前,在乡镇幼儿园严重缺乏专业幼儿教师的情况下,更应采取多种方式和途径加强幼儿教师培训,一是可以安排乡镇幼儿教师到旗直幼儿园轮训、见习,逐步做到先培训,后上岗。二是可安排旗直幼儿园教师到乡镇幼儿园巡回交流,以起带动、示范作用,不断更新幼儿教育观念,提高乡镇幼儿教育质量。
4、弹性作息时间管理,增强市场竞争力。
幼儿园可以考虑农村作息时间的特殊性,因地制宜地开设一个混合留园班,将不能按正常开园时间接送的孩子集中到一起,合理放宽接送孩子的时间,解决部分家长在接送孩子时间上的困难。对带留园班的教师,可采取轮流值班、串休等方式,解决占用教师正常休息时间的问题。
审稿人:董春凤 拟稿人:石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