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是提升机构编制资源使用效益、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石。海拉尔区委编办始终将推动实名制管理提质增效作为核心任务,着力在夯实数据基础、压实监督管控、聚焦保密环节三方面精准发力,持续推动机构编制工作高质量发展。
深耕细作,筑牢数据基础“生命线”。强化源头采集与动态更新,确保数据“全”覆盖。严格依据机构编制审批文件及组织人事调动、工资核定等法定依据,规范初始信息录入流程,做到“进人必有编、用编必登记”。建立“即时响应、月度核对、季度通报、年度盘点”的动态维护机制,明确各部门信息维护专员责任,对人员调入调出、职务职级变动、退休减员等情况,要求在规定时限内完成系统更新,确保信息实时鲜活。对机构编制批复文件做到“随批随录”,做到机构清、编制清、领导职数清、实有人员清,做到具体机构设置与按规定审批的机构相对应。
精准发力,织密监督管控“防护网”。有效的监督管控是确保实名制管理刚性约束力的关键,着力构建全过程、立体化的监管体系。依托实名制信息管理系统预警功能,实时监测超编、空编、编制结构、领导职数空缺、年度退休人员等情况,做好数据分析比对工作。明确人员编制及领导职数核定事项,细化调入人员编制审批表相关内容,优化审批工作流程,规定有效时限,将日常监督与常规业务工作紧密结合。综合分析研判,全面掌握各部门、单位编制使用情况,在数据分析中找原因、找问题、找短板、找对策,有针对性地提出意见建议,切实做到让数据说话,为进一步统筹使用编制资源提供参考,推动实名制管理系统由静态管理转化为管活用好机构编制资源的助推器。
严守底线,拧紧信息保密“安全阀”。实名制信息涉及国家秘密和工作秘密,保密安全是生命线,海拉尔区委编办始终将保密要求贯穿实名制管理全过程各环节,确保万无一失。依据国家保密法律法规及机构编制工作保密规定,明确不同岗位人员的保密职责与操作规范,严格划分信息查询、使用权限等级,实行最小必要授权原则,签订保密责任书,压实各级保密责任。结合机构编制工作实际,强化保密意识宣传教育,严格执行“涉密信息不上网、上网信息不涉密”规定,确保机构编制信息安全。同时严格管理物理访问权限,对涉密终端、存储介质实行专机专用、登记管理。
审核人:卜海涛 撰稿人:王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