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编制实名制数据库管理是新时代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深化机构改革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海拉尔区委编立足机构编制工作法治化、精细化的新要求,从思想重视、规范管理、部门协同三个维度发力,持续提升数据库管理质效,切实发挥机构编制在管理中的基础性作用。
一、提高政治站位,筑牢思想根基。海拉尔区委编办深刻认识实名制数据库管理不仅是技术层面的数据统计,更是事关党的执政资源配置、国家治理效能提升的政治任务,为确保各部门、单位重视了解机构编制工作,通过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编委会议题审议、发布短视频等形式,让各部门、单位系统学习《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等法规政策,强化“编制就是法制”的底线思维,并建立起办内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业务股室常态抓的责任体系,将数据库管理成效纳入党建工作范畴,切实增强工作人员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二、完善制度体系,严格规范运行。规范管理是数据库建设的生命线,要按照“全口径、全流程、全要素”标准,健全制度框架,规范管理机构编制实名制数据库,明确数据审核、更新、使用的标准化流程,对数据质量严格把关,实行双人双岗审核机制,对机构名称、编制类型、人员信息等关键字段设置的校验项实时核对,确保入库信息准确率保持,并建立动态更新机制,要求单位在人员调整后7个工作日内小时内完成系统更新,实现编制核定数与实有人数“双向锁定”,确保实名制数据库精准化、动态化的管理模式,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有力支撑。
三、强化协同联动,凝聚工作合力。机构编制实名制数据库是机构编制资源配置的“数据中枢”,为真正让数据活起来、准起来、用起来,海拉尔区委编办加强部门联动,构建“编办主导、部门协同、信息共享”的工作格局,通过由编办牵头,组织、人社、财政等部门参与的工作形式,实行信息共享,实现机构编制数据与组织人事系统、财政一体化系统、社保参保系统的“四库联动”,避免出现“在编不在岗”“吃空饷”等问题发生,对发现的违规问题及时整改,有效维护机构编制纪律的严肃性,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坚实的体制机制保障。
审核人:卜海涛 撰稿人:娜日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