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海拉尔区委编办强化机构编制保障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为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海拉尔区委编办紧盯关键环节和重要部位,积极从镇、街道组织架构、管理体制、编制资源等方面探索创新,不断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
        一、优化机构设置,为基层治理“固本”。一是重塑组织架构,规范机构运行。通过实地走访和个别访谈,全面了解镇、街道机构设置、职能职责、体制机制等方面问题,进一步厘清重点工作板块和具体工作职责,立足基层党的建设、经济发展、民生服务、社会治理、城市管理等主要职能,重组框架体系,整合优化职能配置,因地制宜设置内设机构及事业单位,防止出现职能悬空或责任盲区,调整后共设置内设机构40个事业单位14个。二是加强实地督查,促进规范挂牌。结合清理乱挂机构牌子和严控机构加挂牌子工作,通过拉网式实地走访,对各镇、街道牌子进行一一核实,严防条条干预,确保按照“三定”规定挂牌,并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第一时间反馈,形成问题台账,逐一整改规范,全面纠正“加挂门牌是小事、名称改动不要紧”的错误观念,杜绝“错挂”“乱挂”“增挂”等现象发生。 
        二、推进基层减负,为基层治理“提速”。一是厘清职责边界。加强谋划,厘清县乡事权边界,结合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集中整治工作要求,开展镇、街道“四化”专项行动,对照《指导目录》,在收集各镇、街道和有关部门意见的基础上形成《海拉尔区镇(街道)责任事项清单》《海拉尔区镇(街道)行政执法权利清单》,确保政府部门不擅自将已由自身承担的职责任务交由镇、街道办理,让基层集中精力强治理、优服务、抓发展。二是凝聚治理合力。根据上级工作要求,海拉尔区委编办从强化镇街统筹管理、推动派驻机构人员纳入镇、街道考核的目标出发,联合区委组织部印发相关通知,将派驻机构及人员日常管理下放至镇、街道负责,要求各镇、街道形成派驻机构及人员管理办法,并向区委编办进行备案,全面优化派驻机构“双重管理”机制,做到上级要求、旗县级有部署、基层有需要,有效推动派驻力量与基层治理相融合。
        三、强化编制保障,为基层治理“蓄能”。一是合理分配编制。根据上级确定的基本编制核定标准和辖区人口、管辖面积以及管理任务等实际情况,重新核定镇、街道行政编制和事业编制,对2024年上级下沉和本级调剂的38名行政编制和58名事业编制,精准下沉到各个镇、街道,并联合组织、人社等部门,进一步加大基层公务员和选调生考录、公开招聘、人才引进等工作力度,拿出一定数量的编制、岗位,面向基层工作人员、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等实行定向招考,在用编进人计划中,支持足额使用空编,不断充实基层一线工作力量。二是建立镇、街道编制“周转池”。制定《海拉尔区镇、街道编制“周转池”工作方案》,实行“统筹待分配+镇(街道)现有空编”的编制管理模式,并结合《海拉尔区人才专项编制“周转池”管理办法》,按照“保障重点、动态调整、循环使用”的原则,保障人才引进编制需求,进一步提升编制资源利用效能。
        审核人:卜海涛                    撰稿人:娜日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