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海拉尔区委编办在改革创新中放大机构编制资源使用效益

        海拉尔区委编办紧密围绕中心城区发展大局,坚持改革创新与规范管理相结合,强化机构编制资源配置和精细化管理,为海拉尔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体制机制保障。
        一是“活”用编制,厚植人才发展高地。针对海拉尔区人才数量总体不足、重点领域人才紧缺等问题,区委编办充分发挥机构编制的“磁吸效应”,制定《海拉尔区事业单位人才专项编制“周转池”暂行管理办法》,设立人才周转编制50名,动态调整200余次,最大限度保障民生服务、优化营商环境、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对人才引进的用编需求。组织、人社等部门将“周转池”编制使用的审核与资格的认定分离,真正实现“建管合一”。近两年,海拉尔区先后引进高层次人才164名、基础教育人才37名,为中心城区高质量发展“厚积”人才优势、增添“薄发”动力。
        二是“破”冰先行,释放教育发展空间。聚焦学前教育“入园难、入园贵、公办幼儿园缺失”的问题,区委编办积极探索实行总量调控、标准核定、实名统计、分类管理的人员管理新模式,在全市率先制定《海拉尔区公办幼儿园控制数人员管理暂行办法》,打破了公办幼儿园事业编制瓶颈。目前,海拉尔区已有公办幼儿园控制数人员101人,补齐了学前教育工作的“人手紧缺”的短板,激活了机构编制管理的“一池春水”,为助力中心城区高质量发展释放了强有力的发展空间。
        三是“管”好印章,填补印章管理空白。随着海拉尔区各项改革的深入推进,印章管理缺乏有效监管的问题日益突出,区委编办制定《海拉尔区党政群机关和事业单位印章管理办法》,建立3个功能全覆盖的印章管理数据库,实现了双向查询和自动检索。截至目前,已完成印章印迹229家单位,备案印章662枚,封存印章224枚,作废印章202枚,从印章刻制、备案、封存、销毁等方面形成了规范有序、科学高效的闭环管理体系,有效助力中心城区精细化、法治化管理走深走实。
        审核人:卜海涛                    撰稿人:李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