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破除体制障碍,整合编制资源。以结构重组促进构建各镇集约高效的办学新格局,扎实推进各镇学校整合撤并,夯实各镇义务教育阶段高质量发展基础。在机构编制设置方面将乡镇18所中小学校整合为1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进一步推动我市教育资源均衡配置,优化各镇教育资源布局,破除乡镇义务教育阶段体制性障碍,实现各镇教育资源的精准配置与高效赋能。
二是促进科学配置,盘活编制资源。按照“严控总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增减平衡、促进发展”的总体要求,推进教职工编制精细化管理,对学校新开班级数量和编制需求谨慎开展分析研判,并结合教育报表,每年按照“班师比”逐校核定编制,合理控制编制数量,动态管理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由教育部门在上级机构编制部门核定的中小学校教职工编制总量内,结合各中小学校编制需求情况统筹、调配各中小学校教职工编制,并报市委编办审核备案,保障学校对教职工实行动态管理,确保编制使用符合要求,实现教育编制数的动态平衡。
三是保障托育服务,强化机构赋能。为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对婴幼儿照护服务需求,加强普惠育幼服务体系建设,市委编办结合我市工作实际科学设置托育服务职能,先行为市中心幼儿园“三定”方案主要职责中增加“为婴幼儿提供照护与服务,规范发展婴幼儿托育服务”职责,为我市公办幼儿园大力发展托育一体化服务提供机构编制保障,促进托育事业健康发展。
撰稿人:邬子豪 二级审核:孙宏吉 三级审核:刘秋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