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牙克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年度法人报告公示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15210477946107XJ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2023  年度)

 

 

 

 

 

 

牙克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定代表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单位名称

牙克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宗旨和

业务范围

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防疫保障。疾病监控 疾病预防与控制 卫生学监测和评价 突发卫生事件处理 卫生宣传与健康教育 技术指导与培训

    

牙克石市建林街63号

法定代表人

李轶铭

开办资金

312.2(万元)

经费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牙克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资产

损益

情况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49.9

269.8

网上名称

牙克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58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开办资金的变更理由:2023年3月16日根据2022年度决算,开办资金共增加了182.96万元,其中固定资产增加182.96万元。 法定代表人的变更理由:2023年4月6日牙政任字【2023】:《牙克石市人民政府关于韩瑞琦等同志聘任(解聘)职务的通知》。

牙克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3年工作总结一、党建工作(一)从思想抓起,注重总体规划,强化政治引领。一是带头抓好政治理论学习。二是健立健全支部各项工作制度。三是推动主题教育与中心工作相融并进。四是红色精神熠熠生辉,伟大旗帜指引方向。(二)从制度抓起,夯实党建基础,强化党风廉政。坚持以党性立身做事,增强纪律意识、规矩意识,践行”三严三实”,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续纠治”四风”。疾控中心党支部2023年被评为市级”最强党支部”称号,被列为党建示范点、卫健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全年获得国家级奖励:集体奖1次,个人奖励3人;获得呼伦贝尔市级奖励1人。二、综合办公室工作负责中心日常运转和综合协调工作;担党务、政务、事务、财务等综合性工作。三、业务管理与卫生应急室工作一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二是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技术支撑工作。三是负责实验室质量管理工作。四是信息汇总上报工作。五是规范开展岗位专业人员继续教育和培训工作。四、传染病预防控制一室工作负责1.法定传染病网络报告;2.传染病预警监测;3.散发疫情的调查及处置。根据《2023年牙克石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手足口病监测目实施方案》。累计送样105份,圆满完成方案中60份的要求。督导检查中小学15所、托幼机构15家、托育机构12家、养老机构5家、医疗卫生机构23家,今后将持续对各级各类机构、单位等开展疫情防控督导工作。全年培训共计5次。五、传染病预防控制二室工作1.结核病防治工作:2023年疾控机构对我市医疗机构疫情网络报告系统168例疑似结核病患者进行追踪,年报告肺结核患者和疑似肺结核患者总体到位率为97.2%。我市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辖区内65岁以上老年人及糖尿病病人重点人群进行了肺结核可疑症状筛查,共筛查28895人次。督导管理工作:对我市市区内15所中小学、10家托幼机构以及所有医疗机构结核病防控工作进行了督导检查。2023年确诊结核病人92例。3.结核病宣传及培训工作:2023年开展结核病宣传3次、开展结核病培训3次。2.布病防控工作:我市网络报告布病69例,管理率、建档率、随访率、治疗率均为100%,治愈66例,其余3例正在治疗中。疾控中心在全市乡镇及街道办事处开展布病监测,调查高危人群2051人。布病蹲防督导工作。针对高危人群,以入户发放布病干预品为主。进行高危人群搜索,全市搜索高危人群2051人。对全市高危人群发放调查问卷1327份,布病基本识总知晓率91.2%。每个季度对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督导。面向高危人群进行入户调查及行为干预。职业人群干预,入户41户,干预职业人群101人。举办了全市布病的防控工作培训班。 3.鼠疫防控工作:按照自治区和呼伦贝尔市要求进行以”三不三要三护”为主要内容做培训及宣传。全年开展6次培训及宣传工作。六、传染病预防控制三室工作1.艾滋病防治工作:对牙克石市看守所新入所的羁押人员进行采血样HIV检测,共采集份385血样,结果均为阴性,完成中转任务192.5%。2.哨点监测工作:孕产妇艾滋病哨点完成检测570人,HIV均为阴性,梅毒阳性4人。性病门诊男性患者艾滋病监测哨点完成检测200人,HIV阳性2人、梅毒阳性3人、丙肝阳性1人,完成监测任务100%。 3.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工作:内蒙古林业总医院、市人民医院、市妇幼保健所、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4家医疗机构共完成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717人,其中HIV阳性4人,阳性率0.56%,完成率中转任务143.4%。4.高危人群干预工作:完成干预高危人群男男干预和检测32人,HIV、丙肝、梅毒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完成中转任务103.3%;暗娼干预和检测51人,HIV、丙肝、梅毒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完成中转任务102%。5.艾滋病人及携带者管理工作:我市共检测报告HIV阳性9例,其中现住址3例;累计管理死亡26人,管理现存活100人。6.艾滋病性病培训宣传工作:开展了艾滋病与丙肝知识知晓率调查工作。到开展猴痘、艾滋病防治知识讲座。走进重点场所,开展”凝聚社会力量,合力共抗艾滋”宣传活动。六、免疫服务室工作1.免疫规划疫苗针对传染病监测情况截至全市报告风疹病例1例、无麻疹病例报告。2.冷链和疫苗的管理疫苗严格按照《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规定的温度进行运输、储存,疫苗领发记录齐全,帐苗相符。3.常规免疫预防接种情况根据国家免疫规划常规免疫(时段)接种率报表统计,全市接种率96.33%,达到了以乡镇为单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90%的目标。4.加强对流动儿童的管理进一步加强流动儿童的管理,定期进行流动儿童的调查摸底登记,对未按时接种疫苗的儿童进行补种。5.入托入学预防接种证查验我市共查验托幼机构40所,托幼机构覆盖率100%。六、宣传培训情况全年开展2次宣传工作。开展6次培训工作。七、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处理情况全市AEFI共报告22例,其中21例一般反应,1例偶合症,及时报告率、及时调查率、调查表及时报告率、AEFI分类率、个案调查表完整率、报告县覆盖率均达到100%。八、内蒙古自治区免疫规划信息管理平台情况2020年12月28日开通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模块使用功能,开始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的平台信息管理。九、非免疫规划疫苗相关传染病的疫苗接种开展情况疾控中心采购了12种疫苗,为辖区居民接种,通过疫苗接种有效预防疫苗相关传染病的发生,保障了辖区居民的健康。十、新冠疫苗接种情况2020-2023年至今全市共下发配送新冠病毒疫苗468951支,截至2023年12月31日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第1针207385剂次、第2针204918剂次、第3针165268剂次、第4针695剂次,含XBB成分新冠疫苗44剂次,合计:578310剂次。十一、恢复非免疫规划疫苗接种门诊牙克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非免疫规划疫苗接种门诊经现场审核指导,通过验收,恢复非免疫规划疫苗(人用狂犬病疫苗除外)的接种。十二、检查督导情况对全市各接种单位开展每季度1次免疫规划工作督导检查。七、地方病预防控制室工作1.大骨节病监测:完成全市大骨节病监测,未发现临床大骨节病人。对现存确诊病例859例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及随访。以村(居)为单位,调查 58个村(居)的地区详情调查。完成我市本年度名大骨节病监测信息网络录入。2.碘缺乏病监测:采集盐样其中8-10岁儿童200人份及早中晚期孕妇100人份,通过实验室检测合格碘盐食用率97.7%。采集尿样,其中儿童尿样200份,孕妇尿样100份。通过实验室检测牙克石市儿童、孕妇碘营养水平在适宜范围。进行地区详情调查。完成碘缺乏病网络报告。3、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监测1.调查了煤田地区煤安居、煤祥居的基本情况。2.采集该工程1份水源水样测定水氟含量。3.对煤安居、煤祥居的成人氟骨症患者5人进行登记,随访了解氟骨症患者病情变化、治疗情况及效果。4.煤田地区25周岁以上常住成人共2064人进行氟骨症监测,采集60名25周岁以上成人尿样监测。4、牙克石市地区水碘含量调查1.完成牙克石市地区58个村(居)供水工程名称、工程竣工年月调查。2.采集122份水样,化验水碘含量,结果均在适宜范围未发现高碘地区。5、健康教育宣传及培训:对”第30个碘缺乏病日”进行宣传。采取现场督导对基层地方病防治工作人员进行了培训。 八、消杀与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室工作1.消杀工作:对辖区内学校及幼儿园进行预防性消毒、个人防护、消毒中的注意事项以及常用消毒剂的指导8次。2.病媒生物监测:全年5次对乌奴耳镇、巴林便民服务中心农村居民区、农村外环境及凤凰山景区进行寄生蜱和游离蜱监测。其中寄生蜱监测共计监测动物310只,共计捕捉寄生蜱3只。游离蜱监测共计监测150*50延长米,共计捕捉游离蜱31只。九、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控制室工作1、死因监测工作按照全市医疗单位报告统计,共发生死亡病因类别 14 种,死亡人数3228例,粗死亡率达1161.08/10万。完成2022年死因漏报调查工作,搜集死亡病例522例,漏报12例,漏报率2.29%。2.、肿瘤登记工作上报肿瘤数据1024例;随访存活患者1389人。3. 严重精神疾病管理工作全国严重精神疾病管理信息系统,网络报告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患病率6.70‰;规范管理率达96.06;面访率97.06%;体检率64.98%;服药率达95.94%。共为全市900余名患病较重及家庭贫困的患者发送抗精神疾病药物。投药种类达15种。4、慢病示范区动态管理工作进一步推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加强慢病示范区建设对示范单位、社区开展指导工作。开展各类宣传100余次。5、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调查工作开展中国居民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调查工作,监测项目分为对2018年监测重复调查和2023年横断面调查工作。6、心脑血管事件监测工作完成心脑血管事件监测项目启动工作,完成全市各级医疗机构项目实施方案的培训及用户注册。7、培训及督导工作开展全市各级医疗机构死因监测、肿瘤登记及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培训工作,全年参加慢病相关工作培训11次,完成对基层医疗机构开展慢病相关工作督导。十、检验室工作一、日常工作:1.完成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全区检验检测机构综合管理平台2022年度统计直报数据及上报工作,2.生活饮用水水质检验工作。3.地方病科工作完成全市及各镇特种行业布病初筛及复检工作、居民盐碘及孕妇和儿童尿碘检测工作、完成地方病水碘检测工作、艾滋病HIV抗体、梅毒抗体及丙肝抗体检测工作;配合慢病室圆满完成全国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工作;完成环境卫生室职业卫生检测工作;完成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核酸工作;完成流感样病例的流感及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工作。全年我实验室参加各级培训18人次。二、实验室能力验证及考评工作:全年我实验室完成上级实验室能力验证及考评工作10次。十一、食品营养与学校卫生室工作一、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根据监测方案,认真审核哨点医院食源性疾病的病例信息,严格按照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进行报告。我市共设置9家哨点医院。共报告食源性病疾病病例403例。完成了335例的工作任务,完成率为120%。共处理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2起,配合其他地区进行卫生学调查2起。共参加国家级、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线上培训学习各3次。对各哨点医院开展食源性疾病培训1次。根据市卫健委的工作要求,完成了我市食源性疾病监测所有哨点的督导检查工作。二、居民营养及健康状况监测工作完成居民营养及健康状况监测项目工作。参加国家级营养监测技能培训班。进行了居民营养知识知晓率入户问卷调查,共完成问卷调查424人,并完成了现场调查、数据审核及双录入工作。三、学校卫生工作参加自治区开展技术培训会。并开展市本级业务培训。根据方案要求,对我市七所学校开展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与干预项目工作。通过各种形式,全年开展25次宣传工作。开展学龄儿童营养健康知识知晓率调查工作,并完成全部数据录入工作。四、疾控系统营养工作能力调查工作在呼伦贝尔市疾控中心指导下,完成了疾控系统营养工作能力调查工作。五、电子屏宣传工作通过电子屏播放,共发布传染病、免疫规划、地方病、慢性病、食品营养、党建等工作宣传信息60余条。十二、环境卫生室工作一、全市生活城乡饮用水水质监测工作:2023年完成市政四个季度公示水样32份,全部为合格,合格率100%;完成国家枯水期、丰水期水质监测。二、环境卫生工作:完成内蒙古自治区疾控农村环境土壤样品采样,已邮寄报至自治区疾控中心。三、职业卫生工作:完成对职业健康监护网上审核人2055,职业病现患随访29人,完成度100%;对三家企业开展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监测,数据已上报。十三、门诊部工作一、全年完成工作量全年共诊断、筛查、治疗布病618余人次。二、优质服务、提高医护人员素养根据门诊部的工作特性,制定针对性的培训计划,加强理论方面的学习与考核,通过培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保证医疗质量不断提高。根据诊疗规范服务细则,门诊部全体医护人员认真学习,严格执行。三、加强门诊部医疗质量管理认真学习各种医疗文件的书写规范并妥善保管。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填表人: 张保峰  联系电话:15647037779  报送日期:2024年01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