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牙克石市乡村振兴促进中心年度法人报告公示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152104MB1J63000R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2024  年度)

 

 

 

 

 

 

牙克石市乡村振兴促进中心

 

定代表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单位名称

牙克石市乡村振兴促进中心

宗旨和

业务范围

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将之贯穿于乡村振兴、农牧业技术推广、植保植检等工作及自身建设全过程各方面。为促进乡村振兴发展提供服务保障。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技术指导及推广应用 农牧行业技术推广 行业数据监测、分析、应用及行业教育培训 农作物病虫草鼠害的预测预报、水生动植物病害防治 品种实验、品种选育、育种繁育和示范推广 农产品产地环境、外来入侵植物、农业野生植物的调查、监测 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农业清洁与节能生产、农牧业标准化建设和行业体系建设、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评审等相关技术支撑和服务保障

    

牙克石市兴安西街21号

法定代表人

韩邦杰

开办资金

119.26(万元)

经费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牙克石市农牧和科技局

资产

损益

情况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25.93

119.26

网上名称

牙克石市乡村振兴促进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100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一、严格执行章程。 牙克石市乡村振兴促进中心(挂牙克石市农牧技术推广中心牌子)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方针政策,落实自治区党委、呼伦贝尔市委和牙克石市委相关决策部署。履行参与拟定全市乡村振兴工作规划,协助开展全市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工作等各项职责。 牙克石市乡村振兴促进中心(挂牙克石市农牧技术推广中心牌子)党组织紧紧围绕党的基本路线,结合本单位的工作任务和特点,加强党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加强党内监督,坚持从严治党,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服务人才成长,促进事业发展。 二、按照规定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围绕年初制定的总目标,开展了以下业务活动。 1、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落实了牙克石市2024年7个乡镇的保护性耕作耕地43万亩,制定了《牙克石市2024年黑土地保护性耕作实施方案》;已完成免耕作业面积46.2287万亩,合格补贴面积41.2391万亩。 2、深松整地作业。2024年呼伦贝尔市农牧局下达我市农机深松整地作业面积19万亩,已完成深松整地作业面积19万亩。 3、农机购置补贴。2024年呼伦贝尔市下达牙克石市全年农机购置补贴中央补贴资金81.84万元,中央补贴资金已完成80.16万元。 4、农药减量控害工作任务。绿色防控面积105万亩,统防统治面积101万亩,年度目标化学农药使用量负增长。目前此项工作已完成。 5、小麦“一喷三防”项目。2024年牙克石市小麦“一喷三防”项目,项目总任务数19.74万亩,实际完成数量19.9557万亩,项目资金总投入313.51万元。 6、三普工作。牙克石市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表层样点外业调查采样工作于2024年4月19日开始,7月9日结束,历时79天。采样工作共承担样点3408个,12月20日完成《牙克石市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表层土壤外业调查采集数据审核报告》报送工作,等待自治区三普办组织验收。目前,正在进行成果汇总。 7、科学施肥增效项目。2024年,牙克石市作为重点县探索“三新”集成配套整县推进。聚焦小麦作物,重点打造10个千亩方和2个万亩片,辐射带动15万亩以上。所有项目区实现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全覆盖,施肥结构更加合理,粮食单产水平稳中有升。示范区共计3万亩。完成测土配方施肥推广面积230万亩。化肥总用量基本与上年持平。 8、“三资”管理专项行动。配合上级业务部门和主管科局深入到各个村级组织开展动员、指导和检查工作。对全市40个村级组织开展了排查整治,共排查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问题515个,已完成整改515个。 9、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培育提升工作。广泛宣传国家与地方关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相关政策、法规,指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范化管理和运营。在异常社清理工作中,对列入异常名录的合作社进行走访调查,针对不同原因进行分类处置,及时完成排查清理工作。 10、财务公开工作。牙克石市村级组织的财务公开进行了检查。对各村级组织上报每季度财务公开内容的纸质版和电子版进行整理归档,并妥善保存村级上报财务公开档案及照片资料,审计档案工作,做好资料存档工作。 11、农经统计工作。在全市各级农经工作者的辛勤努力下,2023年度农村经营管理情况统计年报工作和农村集体资产清查工作按时、保质完成;截止9月25日,根据呼伦贝尔市要求,我市已率先完成全国农村集体资产财务管理系统中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凭证创建工作。 12、优质高效増粮示范行动。2024年牙克石市共建设3个优质高效增粮示范区,小麦1个,油菜1个,马铃薯1个,各1000亩,共3000亩。其中油菜示范区为自治区级综合示范区。 13、看禾选种展示平台建设工作。牙克石市看禾选种展示平台落实面积100亩,共展示小麦18个品种。其中,平台展示示范的小麦品种克春30、X294被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通过组织现场观摩、跟踪评价、实收测产、专家论证等方式综合评价优选为优良品种进行推介。 14、粮油等主要作物单产提升行动。以我市主要优势作物主产区为重点,依托优质高效增粮、小麦看禾选种平台建设等项目实施,共建设粮油作物单产提升示范区2.7万亩,其中马铃薯2.5万亩,小麦和油菜各0.1万亩。 15、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在2023年踏查的基础上,对辖区10个乡镇、6个办事处进行踏查,严格按照普查面上调查技术规定设置踏查路线,做到16个镇办所有生境类型、所有关键区域全覆盖。共计踏查82个,发现外来入侵植物数量12种,制作标本10个。 16、大水面渔业资源调查。7月开始,牙克石市乡村振兴促进中心对扎敦河水库渔业资源进行实地调查,旨在摸清其鱼类种群结构、水生生物资源量、鱼载力及水质状况的基础上,“一水一策”制定发展生态渔业方案,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 17、冷水鱼设施化养殖试验。依据我市的地域特色重点发展冷水鱼设施化循环水养殖,充分利用我市冷水资源,推动冷水鱼养殖业发展。7月19日投苗,苗种是细鳞鲑2龄苗种(体长20-25厘米),体重150克每尾,由入选全国“珍贵濒危水生动物增殖放流苗种供应单位(第七批)”名录的鄂伦春自治旗仙山池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分别投放到16个养殖桶内,每个养殖桶养殖水体体积为2.5立方米,试验示范体积40立方米。 18、高素质农牧民培育素质提升培训行动。2024年度牙克石市高素质农牧民培育计划圆满完成预定目标,计划培育高素质农牧民45人,实际培育高素质农牧民45人。通过系统的课程培训、实践操作与跟踪指导,农牧民在专业技能、经营管理和市场意识等方面均得到显著提升,为当地农牧业现代化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19、全国绿色食品原料(小麦、油菜、马铃薯)标准化生产基地创建工作。 2024年11月8日,经内蒙古自治区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确认,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审核,30万亩牙克石市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符合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技术规范要求,纳入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名录。下一步,我市将在现有基地的基础上,继续加强对原料标准化基地技术服务和生产监管,从而扩大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的生产规模,为我市农业安全奠定基础,为老百姓的餐桌安全保驾护航。 20、信息宣传工作。一是撰写党建信息12篇,完成局党总支交办的其他党建宣传工作。二是2024年中心微信公众号共发布信息91篇,关注公众号593人,农牧技术推广专栏发布信息10篇。 三、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 1、保护黑土地资源:落实 43 万亩黑土地保护性耕作,完成免耕作业面积 46.2287 万亩,合格补贴面积 41.2391 万亩,有效保护了黑土地这一珍贵资源,保障了土地的可持续利用,为子孙后代留下肥沃耕地,维护了农业长远发展根基。 2、提升农业生产条件:完成 19 万亩深松整地作业,改善了土壤结构,增强土壤蓄水保墒能力,有利于农作物生长,提升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稳产增产,保障粮食安全。 3、促进农业科技普及:通过实施农药减量控害、科学施肥增效、看禾选种展示平台建设等项目,推广绿色防控面积 105 万亩、统防统治面积 101 万亩,完成测土配方施肥推广面积 230 万亩,展示小麦 18 个品种等,让农民接触并应用先进农业技术,提升科学种田水平,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4、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成功创建 30 万亩全国绿色食品原料(小麦、油菜、马铃薯)标准化生产基地,加强对原料标准化基地技术服务和生产监管,从源头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为老百姓提供更安全健康的食品。 5、强化农业人才培育:圆满完成 45 人的高素质农牧民培育计划,提升农牧民专业技能、经营管理和市场意识,为当地农牧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推动农业转型升级。 6、普及外来物种知识:通过对外来入侵物种普查,踏查 16 个镇办,发现 12 种外来入侵植物,制作 10 个标本,让更多人了解外来入侵物种危害,提高公众生态保护意识。 经济效益 1、节本增效:农药减量控害实现化学农药使用量负增长,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科学施肥增效项目实现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全覆盖,优化施肥结构,在化肥总用量基本与上年持平的情况下,提升粮食单产水平,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粮食产出效益。 2、增产增收:2024 年完成农机购置补贴中央补贴资金 80.16 万元,带动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购置先进适用农业机械,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生产效率,促进农业增产增收。 3、项目带动产业发展:小麦 “一喷三防” 项目投入 313.51 万元,优质高效增粮示范行动建设 3000 亩示范区,粮油等主要作物单产提升行动建设 2.7 万亩示范区等,通过项目实施,提升相关农作物产量和质量,带动种植业及相关产业发展,增加经济效益。 4、渔业发展潜力挖掘:大水面渔业资源调查为扎敦河水库制定 “一水一策” 生态渔业发展方案提供依据,冷水鱼设施化养殖试验探索适合本地的冷水鱼养殖模式,有望培育新的渔业经济增长点,促进渔业增效。 5、品牌效益提升: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的创建,有助于提升牙克石市农产品品牌形象,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从而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为农民和农业企业带来更多经济效益。 四、目前存在主要问题和下一步努力方向。 目前存在主要问题 1、资金方面:部分项目资金紧张,如黑土地保护性耕作工作已顺利完成既定任务,但相关财政资金尚未拨付完成。 2、人才方面:中心目前人手有限,制约了部分工作的开展。在开展各项技术推广、项目实施及管理工作时,有时有人员身兼数职,精力分散,难以做到精细化服务与指导。 下一步努力方向 1、积极申请财政资金:安排专人负责与财政部门对接,定期沟通资金拨付进展情况,详细了解资金未拨付的具体原因,如是否存在审批流程问题、资金预算安排困难等。积极提供财政部门所需的项目资料,包括项目实施报告、验收报告、资金使用明细等,以加快资金拨付审批流程。 2、加强人才培养:鉴于单位人手不足的现状,加大内部培训力度,制定系统的培训计划,利用业余时间组织现有人员参加专业技能培训,提升整体业务水平。同时,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为中心发展增添活力。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填表人: 王淼  联系电话:18047186204  报送日期:2025年02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