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牙克石市林业和草原事业发展中心年度法人报告公示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152104MB1K3944X5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2024  年度)

 

 

 

 

 

 

牙克石市林业和草原事业发展中心

 

定代表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单位名称

牙克石市林业和草原事业发展中心

宗旨和

业务范围

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将之贯穿于林草生态保护修复、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林草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等工作及自身建设全过程各方面。保护全市森林、草原资源,促进林业和草原事业发展。林业、草原及自然保护地等生态保护修复 草原生态监测 陆生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救护繁育、栖息地恢复发展、疫源疫病监测 林业和草原有害生物防治、检验检疫、预测预报、普查等技术性工作 国有林场、林业产业发展的技术服务和技术推广 林草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 林草种苗、种子质量监督检验等技术支撑工作 森林植物检疫证查验工作

    

牙克石市兴安西街23号

法定代表人

曾宪海

开办资金

122.63(万元)

经费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牙克石市林业和草原局

资产

损益

情况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09.45

122.63

网上名称

牙克石市林业和草原事业发展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22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2024年2月29日办理开办资金变更登记,开办资金有143.46万元变更为309.45万元。

一、牙克石市林业和草原事业发展中心在局党委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全力开展各项工作任务,严格落实各项工作指标。 二、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业务范围,围绕“三定”方案,开展了以下业务工作: (一)森林病虫鼠害监测与防治: 2024年我中心在牙克石林场和免渡河林场施业区内开展林业有害生物监测工作,监测虫害发生面积为3.01万亩,鼠害发生面积为0.44万亩,林业有害生物实际发生面积为3.45万亩。采用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无公害药物防治三种方式,防治林业有害生物总面积3.45万亩。 (二)森林保险工作: 对牙克石林场遭受白桦黑斑病的公益林采取地面人工施放10%百菌清烟剂防治,防治面积18458亩。遭受落叶松早落病的公益林采取人工和机械喷洒苯醚甲环唑和44%三唑酮无公害药剂防治,防治面积7667亩。总防治面积为26125亩,同时采用生物防治,放置赤眼蜂卡81212个。 (三)松材线虫普查: 我中心严格按照国家和林业草原局新修订的《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方案(2022)版》和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下发的《内蒙古自治区松材线虫病监测技术实施方案》执行。普查队伍深入松林小班范围内查看是否有枯死树,做好数据采集,并对枯死树样本进行提取,上传现场照片,同时对市区有关松木制品的物流园区、木材加工厂、电力公司、木材市场等进行巡查及现场取样。此次秋季普查任务涉及牙、免林场施业区内小班1065条,总面积215166.42亩,普查工作已全部完成。 (四)草原监测工作: 常规监测(5月-9月) (1)返青期观测(5月) 对天然草场春季牧草返青情况进行了详细观测。通过在 上级下发的4块样地中设置3个1×1m样方,准确记录了牧草返青的时间、范围等信息,为后续监测工作奠定基础。 (2)长势监测(6月-7月) 在6月和7月持续跟进天然草场的长势情况,利用样方监测牧草的高度、密度等生长指标,在相同的4块样地开展工作,有助于对比不同阶段牧草的生长变化,及时掌握生长趋势。 (3)枯黄期监测(9月) 9月着重进行了天然草场枯黄期监测,同样依据 4 块样地的样方数据,分析牧草进入枯黄期的时间节点、枯黄程度等,为评估草原健康状况提供依据。 (五)人工种草工作: 根据2024年度上级部门下达给我市人工种草5万亩任务指标,我局结合各镇、农牧业有限公司历年来人工种草工作实施情况,并与各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协调,将任务指标进行分解,并发布了《牙克石市林业和草原局关于人工种草任务指标分解到各镇与农牧业有限公司的通知》。同时,制作和发放《种草这件事,很重要!》宣传单,讲解人工种草的重要意义和技术要求,并通过调查问卷等方式,了解农牧民意愿,为下一步工作提供依据。截止目前已完成种植燕麦、青储玉米、甜菜等一年生牧草80280亩。 (六)鼠害监测工作: 为做好鼠疫防控及鼠害防治,牙克石林业和草原事业发展中心于2024年5月6日组织技术人员和草原管护员,对草原地面鼠害发生情况进行实地监测调查,本次鼠害监测严格按照《草原鼠害预测预报调查技术规程》,对牙克石市草原鼠害危害易发地区的地表鼠密度、危害面积、危害程度等情况进行了详细调查,本次调共设置2个样方地,分别为4×100的样方、4×50的样方,共放置160余个捕鼠夹。根据初步监测调查结果,结合上年度牙克石市草原地上鼠害发生情况,预计2024年牙克石市春季草原地上鼠害大面发生的可能性较小。 (七)鼠害防治工作: 为有效控制和降低草原鼠密度,减少害鼠对草原的破坏,进一步加强草原生态的保护,提升草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安全,我部门积极开展东北鼢鼠的防治工作,本年度共捕获并集中无害化处理东北鼢鼠0.3万余只,治理修复草原3万亩。同时,防治结束后工作人员对鼢鼠造成的土丘进行了平整修复,恢复了草原地貌。 (八)草原变化图斑监测核实工作: 本年度草原资源监管平台共下发两期图斑,分别为2023年3期和2023年4期,总计11个图斑。涵盖了我局多个管辖区域,监测难度大。我部门组织专业核查小组,依坐标精准定位实地核查,记录土地利用、植被覆盖、人为干扰等信息,针对不同图斑分类核查。同时收集土地权属、影像、合同等资料并走访获取信息,整理建档。现11个图斑核查信息和材料已上传待审,截止目前已全部完成现地核查与材料收集工作。 (九)春季休牧和草蓄平衡工作: 发布休牧通告。结合我市草原实际情况,拟定了春季休牧通告,明确我市休牧时间、休牧区域、休牧对象,确保我市休牧时长能够满足草原生态恢复的需求,并将我市生态脆弱、植被覆盖度较低以及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草原区域纳入重点休牧范围; 三、取得的主要效益和经济效益: (一)草原生态保护。通过加强了草原生态保护,严格执行休牧和轮牧等措施,有效地减少了过度放牧对草原生态的破坏。同时,我们也加强了对草原生态监测的力度,及时发现并处理了各种生态问题。 (二)草原植被恢复。通过开展人工种草工作,推广人工草地建设,提高了草原植被的覆盖率,为草原生态系统的恢复和稳定提供了有力支持。 (三)草原资源管理。我们加强了对草原资源的监管和管理,有效地遏制了非法占用和破坏草原资源的行为。同时,我们也积极推广草原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的理念,提高了公众对草原资源的保护意识。 四、目前存在主要问题和下一步努力方向: (一)存在问题: 1、宣传力度不够:我们的宣传工作仍有待加强,需要进一步扩大宣传范围,提高公众对草原保护的认知度。 2、资金短缺:草原保护工作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但我们目前面临资金短缺的问题,需要寻求更多的资金支持。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1、继续圆满完成天然草场监测工作。继续做好草原生态监测工作,做好5月份返青监测,6月份、7月份长势监测,8月份盛期监测,9月份枯黄监测工作。形成各期不同阶段的草原监测报告及全年草原监测报告。 2、做好草原生态补奖工作。通过实施第三轮草原补奖政策,继续推行草原休牧和草畜平衡制度,引导农牧民合理配置载畜量,科学利用天然草原,促进草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造林工作完成情况。 2024年呼伦贝尔市林业和草原局下达营造林任务48000亩。 3、2023年度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内蒙古额尔古纳河流域生态保护恢复综合治理项目,牙克石市封山育林6000亩由内蒙古中运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负责实施,目前已全部完成; 4、2024-2025年度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内蒙古额尔古纳河流域生态保护恢复综合治理项目,牙克石市退化林修复30000亩,封山育林12000亩,由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乐活商贸有限公司中标实施。项目正在实施中。 5、我局承担牙克石市“三北”防护林工程项目牙克石市补植补造项目共2076亩任务已全部完成。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导向为主线,积极向上级争取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 6、通过畅通我市招才引才聚才的人才培育绿色通道,实现科技人才和产业需求的双向奔赴,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科技支撑。 7、做好林产品质量检测监管工作。为加强我市食用林产品质量检测监管工作,提高食用林产品质量、保障消费者食品安全,严格按照呼伦贝尔市林业和草原局的部署,选定我市的林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检测点,通过对林产品及土壤采样,送检到技术部门进行检验,确保此项工作走向深入。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填表人: 李颖  联系电话:13948800978  报送日期:2025年01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