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归档文件整理
归档文件整理推行文件级管理,一般以每份文件为一件,文件正本与定稿为一件,正文与附件为一件,原件与复印件为一件,转发文与被转文为一件,报表、名册、图册等一册(本)为一件,来文与复文可为一件。有关会议记录形成单份的会议记录,一次一记的作为一件,一年一本,可视为一件,并在归档文件目录中加以说明。
(二)整理方法
1、装订。归档文件应按件装订。装订时,正本在前,定稿在后;正文在前,附件在后;原件在前,复制件在后;转发文在前,被转发文在后;来文与复文作为一件时,复文在前来文在后文件装订前应将“件”内的各页按一定方式对齐,文件在2页以上不足30页的,采用左上角用细线装订,应将左、上侧对齐。采用左上斜角穿针打结;采用左侧装订的,应将左、下侧对齐,在左侧穿针打结或用缝纫机左侧缝制;30页以上的用三孔一线左侧装订。
2、分类。采用保管期限━─年度进行分类。
3、排列。归档文件应在分类方案的最低一级类目内,按事由结合时间、重要程度等排列。会议文件、统计报表等成套文件可集中排列,有文件拟办处理单的要放置在文件首页。
4、编号。归档文件应依分类方案和排列顺序逐件编号,在文件首页上端的空白位置或文件拟办单的空白位置加盖归档章并填写相关的内容。
5、编目。归档文件应依据分类方案和室编件号顺序编制归档文件目录。
6、装盒。将归档文件按编件号顺序装入档案盒,并填写档案盒封面、盒脊及备考表项目。装盒时,不同形成年度的归档文件、不同保管期限的归档文件不能放入同一档案盒,在分机构(问题)的情况下,不同机构(问题)形成的归档文件不能放入同一档案盒。
(三)组织目录
归档文件目录应单独装订成册编制封面,根据分类方案的不同,每年按不同保管期限分别组织目录装订,分机构和问题的单位每本目录中用口取纸区分不同机构(问题)。形成文件数少时,可以按编档案盒号的规律即几个年度编一本归档目录,在目录内以显著标记把年度分开。每本目录以截止一个年度以500条为宜,进行装订。
二、档案管理人员岗位责任制
(一)认真贯彻执行档案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做好落实《档案法》的工作。
(二)热爱档案工作,熟练掌握档案管理工作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了解各项业务和本单位历史演变轮廓。
(三)做好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和利用等项工作,熟练掌握所管档案的全部情况。
(四)做好原始材料的形成、积累、立卷工作。
(五)严格遵守保密制度,保证不失密、不泄密。
(六)有权向领导提出档案管理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七)对残损档案及时进行补救,保证档案的完整性。
(八)办公室负责考核档案人员履行岗位责任制情况,坚持平时抽查和年终全面考核相结合,并做为评优和奖惩的依据。
三、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档案检查工作制度
(一)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负责本市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档案自查工作。
(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部门每年要对所管理的档案进行一次自检,凡不符合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档案规定和要求的,应及时纠正和完善。
(三)事业单位登记管理部门每年年初要有档案工作安排,年终要有自查总结。安排和总结要报上级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
(四)加强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档案的法制化建设。凡对事业单位登记档案进行私自涂改的,要对当事人进行批评教育,情节严重要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五)事业单位登记档案如有遗失现象,应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四、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档案安全保密制度
(一)事业单位登记档案,必须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的有关规定,进行严密科学保管。
(二)为了确保事业单位登记档案的绝对安全,应经常检查防火、防潮、防盗等安全措施,保持档案柜中清洁。
(三)经清理需要销毁的材料,要按档案材料销毁制度进行销毁。
(四)事业单位登记档案的保管、借阅必须建立严格的登记制度,确保事业单位登记档案的安全、保密和完整。
(五)对利用事业单位登记档案材料营私舞弊者,应视情节予以严肃处理。
五、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档案借阅借用制度
(一)查阅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档案,查阅单位应派两名工作人员持单位介绍信共同查阅。
(二)查阅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档案,查阅单位人员须填写《查阅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档案登记册》,经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人员同意后方可查阅。
(三)查阅者要严格遵守保密制度和阅档制度,严禁涂改、圈划、折叠、抽取、撤换档案材料。不准泄露或擅自向外公布档案内容。
(四)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档案一般不准外借,特殊需要借用的,借阅单位须填写《借用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档案审批表》,并经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领导批准。借用时间不超过15天,借出档案不得擅自转借他人。
(五)查阅、借用档案的单位,未经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同意或批准不得复制档案内容。
(六)借用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档案发生遗失、破损等现象,借用事业单位承担相应责任。
(七)严禁电话查询和答复档案内容。
六、档案保管制度
(一)本单位的档案由办公室统一管理,并由档案管理人员进行统一保管。
(二)档案管理人员要坚持做好防火、防潮、防盗、防尘、防虫、防鼠、防高温、防强光等保护工作,确保档案的绝对安全。
(三)档案室要保持卫生清洁,通风良好,湿度适宜,严禁吸烟,不得存放任何与档案无关的物品,创造良好的保护条件。
(四)对破损的档案要及时采取补救措施,进行修复,对档案安全保管情况要定期进行检查,做好记录,以备查考,及时发现和根除不安全因素,确保档案的完整无损。
6、公告:由登记管理机关对核准注销登记或者注销备案的事业单位予以公告。